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总避免不了不愉快以及小矛盾。面对这些情况人要学会包容与理解。因为理解是人们消除矛盾的关键。
我还能忆起小学五年级那年。因为学会了理解,老师教给的感悟使这年的夏天与众不同,也印象深刻。某次我和小伙伴闹了小矛盾,我在午休时分打扰到他的休息。他忍无可忍,最后告诉了老师。老师当下什么话都没有说,趁着午休结束课间之余将我招了过去。循循诱导我说出原由。我那时还不懂事,大声说自己因为太无聊了,睡不着所以去捉弄同学。那位慈爱的老师没有责骂我,甚至连一声叹息都没有留给我,让我一个人在走廊站了一节课。
时间特别漫长,无声比批评更让我不安起来。铃声叮咚脆响,老师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问:“你懂什么叫尊重同学,什么叫理解别人吗?”我摇摇头,一脸迷惑。老师回答:“理解是促进人们沟通的方式,是使彼此感到温暖的。”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以后会努力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处境的。”人人都说老师严格不近人情,我想他其实是对犯大错的学生凶而已。我这算是第一次知道人生还有这么多的道理需要掌握。
自从那次教育后,我对同学小伙伴们友善多了。班上的老师常常发脾气,因为我们班许多男生不懂事常捉弄女同学,又或是不遵守班级班规,班主任一日一日地憔悴,像是囿于笼中垂头丧气的鸟儿,我能看出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牺牲了不少。我理解老师,我感激老师,我体谅老师,他为我们操碎了心。他就像快燃尽的蜡烛,在最后一刻仍旧愿意奉献自己,照耀我们的人生。
我学会了怎么去理解他人,内心十分喜悦,离“仁”更近了一步啊!
在平日里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我们也许会对那些极其平淡无奇的事情漠不关心,但,那一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那是一个冬天,寒风呼啸着,冷空气肆虐着一切,马路两旁的树木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变得无精打采,毫无活力。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大部分人都缩在温暖的被窝里,我却忍受不了饥饿,只好慢吞吞地从被窝里爬起来,麻利地穿上了棉衣棉裤,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之后,准备出门买吃的去了。
刚推开们,一股令人全身发寒的冷意从门缝袭来,冷得我直打哆嗦。虽然南方这儿的冬天不会像北方那样下鹅毛大雪,但寒风也能刺得你脊背发凉,给你来一把“透心凉,心飞扬”的体验。
面对这寒冷的天气,我咬咬牙就快步出门了。
我快步在街上走着,明明是早晨八点,街上的铺子却一个也没开,我仿佛来到了一座“空城”。路上的行人也很少,三三两两、稀稀拉拉地走在街上。
走着走着,我朦胧看见前方不远处有几个散布开来的人。我很好奇,走上去看了看,原来是几个在马路上扫地的清洁工。他们个子不高,只穿了一件打底的长T��衫外加一件单薄的工作服。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眼睛中流露出一丝疲惫和艰辛。汗水从他们的脸颊顺流而下。脸因为风刮而变得干皱。他们弓着腰,俯着身子,用龟裂的双手不停地“舞动”着手中的扫把与铲子。突然,一阵寒风袭来,把地上原本成一堆的垃圾吹得翩翩起舞,就像蒲公英一样在空中飘动。
清洁工们急忙去追赶那些被吹跑的垃圾。
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捡起脚边的一些垃圾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小跑着去店里买了吃的就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时地往回看——他们还在埋头刻苦地工作着,我的心头微微一颤,他们可真辛苦!
当我们在吃喝享乐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这些保护我们家园环境的清洁工们?脑海是否会浮现出他们不畏严寒酷暑辛勤工作时的画面?是否会为他们着想?
要不是这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们,我们早已生活在垃圾之中。我尊敬他们,为他们的奉献所感动;我尊重他们,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我敬佩他们,为他们的职业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