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这个十分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
而在当代,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队人:他们在与海水作斗争,在海浪翻涌的地方“抢”下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他们是时代的楷模,他们是雷锋精神的坚守者,他们就是——长江救援志愿队成员!
长江汉江交汇降水湍急,每年武汉三镇溺亡事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以俞关荣为总队长领导的长江救援志愿队从2010年5月成立至今,九年来有效的降低了武汉市的溺水死亡率。仅2014年,他们已从汹涌波涛中救起200多人,曾经竟然在一天救了8个人!更令人敬佩的是——队员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些老人本可在家受儿女赡养,政府补贴度过余生,而他们却要用半生的岁月去奉献给社会,高度宣扬了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致敬!我们身边所有的雷锋!他们将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的地方,他们让这个社会充满温暖和希望!
恍惚间,耳畔似乎响起了雷锋叔叔的声音:“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笨拙的日子,没了!曾经那个精瘦的,体育不好的男孩早已不再存在!篮球陪伴的日子里,有太多的美好!
七月之阳,毒辣!似炭火一般烤着大地,几乎没有一处是阴凉的,就是树阴下的大理石,也热到可以剪鸡蛋。这个为了锻炼的男孩正焦急地等待着。
嘿!可终于有人来了。连忙起身看着,哦,是一个大哥哥,只见他手中持球,篮球在他的指间飞快地穿梭,甚至在跨下也通行无阻,那投球也真的漂亮,直接给篮筐“一箭穿心”。站在一旁的我惊掉了下巴,原本抱着的球也无影无踪(刚才球悄悄溜走,尚未察觉)。我是多么菜,竭力一跃只是“哈蟆功”,全力一投“三不沾(篮网、篮筐、篮板皆不碰)。我在心中暗许愿:一定要和这个大哥哥一样好!
教练很快来了,我也十分认真,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听了教练的讲解,我便知道了以前的不足,不过练习的时候仍是差错连连,不忍直视,运球时刻,球的掌控十分不好,手随着球一会碰了东家的球,一会又撞了西家的球;身子更是“随风摇晃”了,屁股一下子撞到了后边的球,一下子又顶飞了前头的人。不过,我仍是不折不挠,坚持完成动作,享受着“玩”篮球里的小美好。
接着,是“素质训练”,我的脚一次比一次飞得高,一次比一次蹦得远,甚至越过了以前从没有越过的障碍。深蹲——昂首、蹬地!这种我独创的方式越过了许多看似艰难,实则不难的障碍物。
曾经那个精瘦而笨拙的男孩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在篮球场上的那个追风少年!
这,就是篮球给我带来的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