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语文悠我心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34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不知为何,耳旁漾起了曾经稚嫩的童声,却已手持着笔,按着白纸,看着缀满字迹的另一页,在言语之间回首望着。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也就是中文,学习一切有关于它,便是语文。”曾经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我们也便是这么想的。

语文起初便是了解汉字的每一音、一画、一意,重复地听着、读着、写着,笔下的字符变成了笔画,笔画又成了字,字又成了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写的句多了,便到了下一阶段——作文。从叙事的流水账到能够被老师称赞、夸奖,心中也有些小自豪。

渐渐地,开始意识到语文就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它,宛如大树离不开土壤,鱼儿离不开河水,我们离不开空气一般。有的同学说长大想当作家,有的同学说要当语文老师,而我脑中泛白,像皑皑白雪成堆地铺满了大地,将那有生机、有色彩的物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对语文,我没任何感觉。

直到一次,一位校外老师来上课,让每人在笔记本上写“语文是美的,学语文是种享受。”可这美,又何在?我方才开始寻思。

放假回故乡,爷爷正戴着他那银框的老花镜,一丝不苟地看着书,感到不解,便去寻问,有何好看?

“这是对语文的欣赏啊!了解作者的感情,熏陶自己心中那种情怀呀!还记得儿时教你的古诗吗?背几首来听听吧!”“忘了。”他稀疏的银丝下,浓眉与小眼一配合,展露出惊讶又有少许失望的表情,少顷,曾是老师的他又诲人不倦地教起我来,没有理会如池水中的波纹一般,那时间的痕迹。

风轻轻地吹着,吹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吹动了丛丛绿色屏障,沙沙作声;吹起只只鸟雀空中欢呼雀跃;吹起悠悠的笛鸣,唤起多少人的思念啊!

时间真快啊!带走了往事,又向前走了,带着那温习过的几首古诗,领着我匆匆而行。

坐着窗边,看着身边的景,很美,却远不及故乡。想起老师曾说的:语文,便是记下心中所想的一切。手中的笔便不禁地挥舞了起来,我想让他人领略故乡之美,也助我忆起爷爷的淳朴,让我这心中不忘故乡的人,能释放一二吧!

这便是我心中的语文,属于我的语文。待那悠远的笛声响彻云霄,我还会记得,那地方和那些人儿啊!

那天是除夕,奶奶提议:“既然明天是大年初一,就来为明天做点小吃吧!”听到“小吃”这个字眼,我立马来了精神,问:“什么小吃呀?”奶奶神秘地冲我笑了一下,说:“你猜!”当我看到的材料是一大盘湿漉漉的正在解冻的艾草时,我立刻没有了食欲。奶奶见我这个样子,就解释道:“这次我说的小吃--青团,别看它材料普通,但尝起来十分好吃。”很显然,“十分好吃”是说给我听的。好了,马上要开始包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青团。

青团,是江浙一带的说法,在我们宜春来说,就是“艾粑粑。”我们做的是豆沙青团,材料有:面粉,糯米粉,艾草,水,白沙糖,豆沙,花生油,猪油和粽叶。

开始要揉面团,比例是:6:3:2,就是糯米粉为6份,面粉为3份,艾草2份,爸爸正在揉面团,揉得气喘吁吁,我接过他手上的活,继续揉面团。好家伙,这么大一坨。不一会儿,我也气喘如牛,还满头大汗,还好,面团终于揉好了。

现在开始第二阶段:包青团。我们分了一下工,奶奶负责把青团的面和豆沙弄成大小一致的大面团和小豆沙团。然后,我就负责把这些面团做成碗状,再给妹妹,妹妹就把豆沙蘸点猪油和白沙糖,裹入我做成的“碗”内,并封好口。最后到了妈妈手上,妈妈要把这个“半成品”上的缝细“缝上”再揉圆,放到粽叶上,一个完整的青团就做成了。我做得不亦乐乎,但心里还是认为不会好吃到哪里去,妹妹有点困了,然而她并不想睡觉,因为是第一次包青团,所以我们两个显得很有兴趣。外面十分的冷,而屋里却热热闹闹的,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们这一“流水线”包了好几笼青团,然后上锅蒸十五分钟,终于熟了,我观察了一下,青团呈青绿色,气味不说香飘万里,但也是十分好闻。我尝了一口,哇!味道好极了,跟我初想的完全不一样,真是色香味俱全,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青团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美食——青团。想吃的欢迎大家来我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