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学途中,总伴随着一些有趣的实验,这些实验总会多多少少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次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就又多了一段实验时光,实验的名称叫“液体分离”。
听到“液体分离”这几字,你们会不会问液体不是相互溶解的吗?我会告诉你:液体有重有轻,这个实验是可以成功的哟。
实验正式开始,先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选出里面装有油的那个瓶子。紧接着按1:1的比例倒入清水。倒入清水,奇迹发生了,水居然立刻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油的下面,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再进行实验的第二步,拿出代替色素的硼砂水。倒入硼砂水后,奇妙的事情又发生了,硼砂水看来比水还重,居然也急匆匆地躲到水大哥的庇护下,这真是一位“重量级选手”。然后就是最后一步,这一步有一出压轴好戏,美妙绝伦,肯定让人拍案叫好。我也对这一步产生的情景情有独钟,话不多说,开始吧。拿出一些泡腾片,将它们掰开,再把他们一个接着一个放入瓶中,当泡腾片沉入水底时,她真的名副其实的“泡腾”起来了。它先在底层冒泡,一个个可爱的小泡泡急切地想“一飞冲天”。他们迅速地向上游,可到了油大伯这里却有了困难,他们开始慢慢爬升,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个“小气球”。这般景象,让我赞不绝口。这些“小气球”过了一会儿终于“登顶”了,他们立刻来了个华丽的变身——变成了上层气泡。
这样,一瓶上层有气泡、泡沫,中层有油,下层有水,底层有色素的色彩斑斓的混合液体就制成了,而且摇混他之后,还会自动变回原样,这真是“忠心耿耿”。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要养成爱动脑,爱动手,勇于实践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要学习借鉴这种液体不屈不挠,忠于本位的品质。
“液体分离”实验,一次有趣的实验。
经过了一番发疯般的冲刺,我冲过了1000米的终点,已经无力的我瘫坐在地上,望向天空,等待着体育老师公布我的成绩。老师开始读了,当快读到我的成绩时,他扶了一下眼镜,脱口而出:“18号,3分36秒,满分!”我不由得从地上弹起来。他拍拍我的肩膀,高兴地望着我,说:“这次终于满分了,进步挺大的,要继续保持!”
成绩单上有几个“3分46秒”的同学的名字,望向那些失望的同学,我不禁想起了进步前的自己。那是一个弱小的自己,每次奋力冲过终点,换来的却是“3分46秒”差一秒满分,体育老师总是失望地看向我,对我说着同样的话:“你要进步啊,全班就几个同学没有满分了,再不进步,会很吃亏的!”在上次考试,我因体育没有满分而与第一失之交臂时,我下定决心要进步。每天放学,我总是一个人来到操场上,放下书包,奔跑在那熟悉的跑道上,一天一天的循环着。操场上也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同学。有时,我们班那些满分的同学经过,没有美好的问候,只留下“别跑了,你注定没有满分的!”在我脑海中回荡。我无暇多去理会,只顾着一个劲地往前冲,冲过那芒果树底下的树荫,冲过那在球场上玩耍的同学,我始终保持着一组动作:左脚向前迈去,右臂向前摆动,然后是右脚向前迈去,左臂向前摆动。不多时,原本轻快的脚步却像是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我变得口干舌燥,喉咙像着了火一般难受,我也不顾,只是向前跑,心里数着“一圈……两圈……三圈……”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动作也变得整齐划一,不再毫无规律,到了考试前一天,我甚至可以慢慢超越之前只能望其项背的同学。考试当天飘着毛毛细雨,眼镜上也像蒙了一层雾,我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我这次一定要进步!”距离终点还有大约50米时,我开始了我最后的冲刺,平常几乎要走路的我,此时迅速地超过了那些满分的同学……当体育老师宣读我的成绩时,我发现我超过了满分线近9秒,我竟毫无激动之情,只想着,原来如此就进步了。
努力有时的确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但并非盲目地努力,最主要的还是放平心态,抛开一切杂念,抛开所有的不解与嘲笑,在自己选择的正确的路上越走越远,待你回头时,就会发现如此就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