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题记
暮春,我站在梧桐树下,在记忆的边缘凝望。树叶“沙沙”作响。宛若大自然的杰作。
傍晚时分,我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我从远方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凳子上,耐心地教小女孩儿吹柳笛。可人的小女孩儿看见了我,便问道:“小姐姐,你会吹柳笛吗?”我只点了点头。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往事。
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突然,看见你的手里攥着一个“宝贝”,“你,此乃何物?”我忍不住喊了一声。
“这是柳笛。”你嘻笑着说。
“柳笛?”我半信半疑。“它和笛子一样吗?”
“差不多吧!”从那时起,我特喜欢跟你学吹柳笛。你耐心地教着我,我专心致志的学着,不时还闹出点笑话来。
淡然,如一朵花,清雅而素净;从容,如一棵树,茂密而青葱。音停了,律犹在。蓦然回首,我也能把柳笛吹奏地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流年似水芳尘去,月色淡凉,似融入了那日的笛声。忆起笛声,闭眼,假寐已醉。脑海里的笛声,像戴望舒的《雨巷》,那样的悠长,那样的惆怅。
那年的春天短的就像一句誓言,转眼便入了夏。独坐桌前,看窗外的淅淅沥沥,聆听远方的柳笛,勾起了往日的旅程,玻璃上的滑落,携来了你给予的温暖。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
——题记
生活,并不用太美,平平淡淡的生活其实也可以成为一篇完美的诗篇。
屋外,冰凉的北风正“飒飒飒”的四处乱吹,它疯狂地叼起树叶,再把它们摔倒在地。原野上,几棵古朴苍劲的常青树挥舞着绿叶,“沙沙沙”的仿佛在吟诵着一首孤寂的诗……
深冬的清晨,来到奶奶家,刚进院子,见一地的雪,堆成许多“小山”,于是就抄起一把小钉耙子就跳进了雪堆里搞破坏,在“小山”上戳出一个个小洞,我想做一个有着诗行的雪人。
当我正玩得高兴时,一阵疼痛突然从我的手指头上袭来,我便身不由己的叫了一声:“哎呦!”然后,大脑又重新属于我,我甩掉钉耙,看见了晶莹剔透的“红珍珠”,仿佛断了线的红珍珠项链,不停滚落。这时,奶奶早已应声而来,瞥了我手一眼,眉头紧皱,拉着我就往屋里走。唉,我可怜的“诗”就这样被毁了,真是乐极生悲啊。
我跟着奶奶走进了那间屋子里,先让我洗了洗手,接着又取出了碘伏和一根棉签,给我涂上,接着又取来一张卫生纸和一条线,小心翼翼的为我包扎好,“下次不许瞎玩了,知道吗?这样很危险的。”奶奶嘱咐道。说完,奶奶又颤颤巍巍的离开了,我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了一股诗意的暖流……
这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是诗啊。
不要把幸福的标准定得太高,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细心品味过,可以说都与幸福有关。因为无论怎样,幸福都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就像你对诗的感觉。
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我觉得,不管是生活亦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木心的《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一切平淡真实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