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我放学回家的路程很短,仅仅是经过四扇门罢了北校门、消防门、单元门与家门,也就不到100米,走个一刻钟顶多了。可是有一天,我却用了半个小时。
那是一个星期四。放学了,我一如既往地走过了前两扇门。那时正是春夏之交,粉蝶们破蛹而出,寻觅伴侣的时间。我很早就开始抓蝴蝶,一般抓到的都是白翼天使般的菜粉蝶和一种紫色翅膀的小蝴蝶,我一直向往着要抓一只雄性黄粉蝶,因为它翅膀上的金色令我着迷。我曾多次失之交臂。但每一次我都记录下了翅膀颜色,让我知道了嘉兴目前有两种:一种是翅膀上略有草绿色,一种是翅膀上有黑色斑纹,都不很常见。既然草坪上有这么多粉蝶,何不去看看,有没有我想要的?
这一看,便看见有一只黄粉蝶在草茎上歇息,是翅膀上略有草绿的那一种,我便徒手去抓。眼看着只要手指一捏便用抓着,它却扑腾翅膀飞走了,再试一次,还不行。那只蝴蝶可能是嫌烦了,开始和我玩起了警察抓小偷,我足足追了它十几分钟。终于,我等到了时机。它累了,停在花上。我伸出手,将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变得只有我平时捉蝴蝶时距离的一半。从它的翅膀后面慢慢伸到中间,一捏,抓住了,我居然抓住了!
我将它的翅膀捏得很紧,生怕它飞跑。我往家飞奔。也正是因不抓了蝴蝶,我比平时晚了40分钟。
后来……它死了,可是标本没做成,有些惨。但自从那次以后,我接二连三地捉到了一些嘉兴比较大的蝴蝶,有豹纹蛱蝶、青蛱蝶等,都都养了起来,死后做成了标本,除了黄粉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一到,自然而然引起杜牧的诗句,不知不觉中便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开头首联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简单的概括了清明节时的气象。可见,雨在清明节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
清明节的雨是与众不同的,是清明节特有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是那样的苍白,有点凄凉,正如岑参的“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景象。天空中漫着细如粉末的小水滴,是那样轻盈,那样小巧,如同一个个细小的精灵从天而降。与普通的雨不同的是,雨抚在脸上不是冷飕飕的,而是如春风一样那么轻柔,就是在外淋上一阵,也不曾觉得冰凉,只觉得全身清爽极了。雨珠是那么细,简直感觉不到。雨珠落在细叶上,湿漉漉的反射着白光,显出一种格外朦胧的美,流淌在心头……
出来踏青的人不知有多少,走在旷野的小路上,一把把各色的雨伞撑起来,为这满是朦胧的雨的世界增添了几分颜色。眺望远方,景色依稀,“人在画中走,画在伞边滑”,一颗颗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化作一阵薄雾,飘向远方。
远观清明时节的雨的好地方,莫过于嘉兴的南湖湖畔的湖心岛——烟雨楼了。登上烟雨楼,倚在窗棂边远望,白茫茫的一片,一滴一滴的雨清晰可数,东风一吹随风飘荡,因为它们太轻了,风带着水珠随处飞舞。春天到了,柳树的抽出了新枝,是那么绿,那么嫩。风带着雨飞来,美极了,渐渐有了“烟雨”二字。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春风温柔地向我们走来,就如巧夺天工的画笔,勾勒出旷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旷野如同一幅刚刚完成的水粉画,散发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清明的雨是如此的顽皮。一会儿跳到屋顶上腾起朵朵银花;一会儿蹦到路边的积水里,溅起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泡;一会儿又落到了树叶上,化成了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
清明的雨是如此柔和的,如同一只春天的手拂过小草,滋润万物,又是如此的悄无声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待到来年清明日,可还会有今日这样沐浴的烟雨吗?我深深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