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次当我做事要半途而废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在哈弗大学上学的哥哥说过的一句名话:“滴不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句话是鼓励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小时候,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歌唱兴趣班了,可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太难了,背熟《白兰鸽》和《小螺号》的歌词。我回到家里,怎么也背不熟。
周末,我去到兴趣班,老师让我背,我背不出来,老师也不责骂我,只是对我说:“辉卓,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背熟的!”“嗯!”我表面上这么答应着,但内心却已经放弃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兴趣班了,背歌词实在太难了,我怎么都背不熟。”说着说着,我便号陶大哭起来。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弟弟,怎么了,哭成这样?”我转过头去看了一下:“哥哥!”看到了哥哥的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给了哥哥一个大大的拥抱。哥哥对妈妈说:“妈,我回来了!”“嗯!妈妈的大宝贝。”哥哥把目光转向了我:“怎么了?”我说:“兴趣班的老师叫我背歌词,我怎么也背不好。”“哎,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哦!记住,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句话是让你不要半途而废,加油,会成功的!”我点了点头。
从此,我按照哥哥的话,把整首歌词分成一个个小段,我每天都坚持练,过了一个星期,我终于背熟了!
我来到兴趣班,流利地背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给了我一个大拇指。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尽力去完成!因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在我一到五年级的学习生涯中,读过许多文章,但是有一篇却让我记忆深刻,它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历经了38个小时辛苦挖掘,并且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在废墟里救出儿子和十四个同学的事。文章歌颂了伟大的父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而文中的几个片段更令我感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再来阻挡他”。从这里我可以体会到这位父亲执着的信念以及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而“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中充分描写了父亲救儿子时的外貌,神态,从而也让人体会到这位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对儿子的承诺十分遵守,也体现出这是一位信守诺言,坚韧不拔,有责任感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在灾难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是这位父亲却不畏艰险,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自己的儿子,这可都是源于他经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仔细想想,在我的生活当中,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的,每天晚上他已经足够疲惫,可每天早上他都顶着沉沉的睡意,坚持送我上学,我也劝说过他,可是他却常常对我说:“你的未来比我的身体更加重要。”每次听到这句话,我便会从心里感叹到:父爱是多么的伟大啊!
母爱是慈祥的,而父爱则不太善于表达,常常会使我们不理解他,但是在危难来临的时候,父亲总会挺身而出,这种父爱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