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傍晚,路上就车水马龙,到处都水泄不通。上完课的我匆忙跑向公交车站,却没有追上即将出站的公交车。“哎,下一辆又要等好久……”我喘着粗气,心里嘀咕着。冷风中,听着走走停停的闷在路上的发动机声,等待着下一辆公交车的来临。
车来了!我迅速蹿上了车,习惯性地从兜里掏出了公交卡。可本该出现的“滴---”没有出现在阴冷的空气中。我又刷了几次,身上冒出了汗,为了不耽误别人,我站在了一旁,却又舍不得离开这好不容易等来的车。“同学,你的卡坏了?”司机注意到我,通过玻璃关切地问道。“我的卡刷不上,但里面还有钱啊!”我又把卡从卡套里拿出来刷了几次,还是不奏效,我的头上有了汗珠。“别着急,是新卡吧?”车上的工作人员问我。我点点头:“是新发的”“没激活吗?”一个大爷关心的说,“没激活使不了呀!”
我这才想起来,确实是发下来后没去激活!我又掏了掏身上的口袋,连一块钱也没有,我像个没头苍蝇,站在刷卡机旁,不知所措。刚才提醒我的大爷看出了我的窘境:“你别急,我给你找找我有没有零钱。”大爷边说边掏身上的口袋,但拿出的全是十元二十元,没有零钱。“算了,孩子,”司机说着摆了下手,“不用刷了,都坐上来了,等车也不容易”。这句话使我无处安放的心落下来了。“我这儿也没有零钱,又是用的老人卡,要是正常的公交卡我就帮你刷了。”司机关上车门,载着满满的温情,继续行驶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到站后,我下了车,望着远去的公交车,连风吹过,也不觉得冷了。这些来自陌生人的体谅、关怀,不经意的出现在我们身边,温暖着我们的心房。谢谢你,陌生人。
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莫过于大年三十了!这一天,不论工作有多忙,大家都得回老家,与家人一起共度。合家欢聚,自然有许多“热闹事儿”。
夜幕降临,奶奶家灯火通明,门前印着“福”字的两个大红灯笼照得院子亮如白昼。温暖的农村小屋里,我们一家人正有说有笑,餐桌上一盘盘美味佳肴香喷喷的,冒着热气。
“开饭啦!”奶奶笑着,端上了最后两盘小莱。我们不约而同底朝餐桌围拢,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我高高举起“酒杯”,“干杯!”,全家举杯共饮,开始了对美食的“品鉴”。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糖醋排骨,整块放入口中,太美味了!丝滑中带着甜和酸,两种的味感交融,酥脆的“面衣”和嫩嫩的猪肉,简直是对味蕾的双重刺激,这就是除夕特殊的味道。所谓的“年夜饭”当然不只有这种家常小菜,还有平时我吃不到的美味,那道“清蒸海鳗”就是其中之一。夹起一块鳗肉,蘸少量酱油,放入嘴里,我闭上双眼,细品一口,这肉口感正好,不松也不紧,带着浓浓的酱香和清新的海盐味,绝对无愧于“除夕美食”这一称号。当然,年夜饭上还有独特的主食:软软的豆沙汤圆和香气扑鼻的“八宝饭”。这“八宝饭”可是一道特色,黑米、紫米、莲子、桂圆、玉米及各种干果混在一起,散发着独特的清香,更象征着来年“五谷丰登”……
饭后,新年重头戏——放烟花拉开了帷幕,爸爸将烟花放在空地上并迅速点燃,我紧紧捂住耳朵,仰望天空。“砰”第一发烟花飞向夜空,“噼啪”烟花在空中绽放,这是对新年的第一声祝贺。“砰砰砰砰砰”随后便是激烈五连发,各色的烟花盛开在黑幕中,如花似锦,绚丽多彩。有的似朵朵百合,迎风招展;有的似束束玫瑰,鲜红明丽;有的似株株牡丹,分外妖娆;有的似粒粒银桂,飘飘洒洒!各形的烟花,各色的祝贺,一次又一次在空中绽放、唱响……烟花“唱”别了旧年的风尘,迎来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年。一年一度的“除夕大餐”开始了,抢红包、看“春晚”。电视里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宣告着新年的到来,歌手们嘹亮动听的歌声唱响了红红火火新一年。一旁,爸爸妈妈在手机上“抢”红包,热火朝天,不断传来阵阵欢呼声和喜悦的笑声。我们以这种新的过节方式热烈祝贺新年到来,辞旧迎新……
这,就是除夕夜的那些事儿,饱含着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