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在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据传,在端午节那一天,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人民为了不让江底的鲛鱼啃噬屈原的尸体,纷纷往江中投放粽子。
在家乡,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可以说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长方形都有,中间加入蜜枣,也有加肉馅的,最后用粽叶包起来。
儿时的端午节,在家乡温馨的祖宅里,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糯米一勺一勺放进粽叶里铺平,再放入一颗蜜枣,接着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枣给盖住,最后把粽子裹起来用草或者绳子扎紧。
我们也跟着一起包,小手上、衣服上,还有地上到处都是撒掉的糯米。因为力气不够跟经验不足,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尖尖的,有的扁扁的,还有的都露馅了!我们看着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奶奶看着我们笑。这包进去的,是我们的笑声,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这包进去的是甜馅,是甜甜的心,也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对我们的耐心。
粽子一个个被放进了水里,过了一会,这一个个翠绿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腾的水花里了,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真叫人馋!我们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尝了一口,哇好烫好烫,把舌头都烫坏了,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我的家乡的风俗啊!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凝聚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有人问我:“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我迟疑了,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春天有贵如油的春雨;夏天有灿烂的阳光和甜甜的冰淇淋;秋天有火红的枫叶;冬天有鹅毛似的大雪。如果非要我选一个的话,我还是要选春季,因为我被它如画的景与脉脉的温情吸引了。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你。那风儿,温柔得就像羽毛一样,让你浑身舒畅。怪不得朱自清在《春》中写到,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可是真的写得妙呀!
嫩绿的草坪陶醉着你。那些刚探出头来的小草,正新奇地注视着人间这翻美景,小心地打量着从它身边走过的人群。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软茸茸的,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姹紫嫣红的花儿熏染着你,空气中到处散发着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蜂蝶追逐喧嚷,正酝酿着生活的甘甜和芬芳。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人们不知不觉脸上就挂着笑,脚步也轻快起来。
长长的柳条儿欢迎着你。春天柳树儿就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多么得清新,多么得雅致,她伸出长长的手臂随风起舞,想要牵住行人的衣角呢。
绵绵的春雨抚摸着你。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滋润了大地,给春天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人们在这样的细雨里行走,即使被雨丝飘湿了衣襟,也毫不觉得恼,倒觉得清新怡人呢。
欢快的小溪唱着歌儿撩拔着你。小溪里的冰块已经随着春天的脚步慢慢融化了,它们成了小溪的一部分,叮叮咚咚地哼着欢快的曲调,奔向平静的湖泊,奔向汹涌澎湃的大海。那清脆动听的溪声啊,是春天唱给大地的情诗吧?听到这样的情诗,谁不觉得日子有盼头有希望呢?
……
春天的足迹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用心地去观察、体会,就一定能感受到它的美丽与温情。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