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爷爷是位50后,以前当过兵.听爷爷讲,他们以前出门都是要靠两条腿走路,要是去远一点的地方,就要转好几次车,两三天才能到达.自行车要凭购买票才能买,骑个自行车就现现在开飞机一样神气.只有过年才看到一点点肉,平时都只能吃稀饭,因为粮食很少,而爷爷有7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有十来口人,所以经常要饿肚子.爷爷奋斗了半辈子就为了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我的爸爸是位80后,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村里只有一户人家里有黑白电视,要看的话,每天都要早一点去占位置.有时候,过节,邻村有放映电影,不管要走多久的路,也都会去看.他们每天都会守在电视前,就怕错过了电视剧的播放.爸爸放学后,要帮奶奶烧火煮饭,喂猪.上山拾柴火.爸爸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去到大城市.
我是位00年,现在住在厦门市,爸爸开车2小时就可以到外婆家,我们全家一起坐动车到香港玩,坐飞机到北京爬长城.妈妈每天都买我喜欢吃的鸡翅,牛排.家里冰箱好多好吃的.周末,我们可以从早到晚看想看的电影和连续剧.出门有地铁,共享单车,啊,现在的生活真幸福啊.
祖国兴旺就是为了让人民更快乐,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祖国兴旺,富强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我要为祖国点赞.
这是爸妈离婚后我们第一次坐在餐桌前吃饭。
餐桌上偶尔响起一阵碗筷碰撞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除此之外就是细微却清晰的咀嚼声。我选择了沉默,低着头,只顾扒拉碗里的白饭,食来无味。
爸爸干咳了一声,似乎想要活跃几乎降至冰点的尴尬气氛,但终究没有找到合适的话题,闭上了嘴。
我继续低着头,只用余光偷瞄餐桌上的情形——曾经恩爱的爸妈现在却沉默不语,他们的神色惊人地相似:为了避免视线的交汇,他们干脆只盯着各自眼前的那一盘菜,双唇紧抿,嘴角微微向下垂着。两人面对面坐着,隔了一张餐桌的距离,但我知道,爸妈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远远不止这张长桌。
爸爸夹起一块小排放到我的碗里:“多吃点,最近读书辛苦吧?”我点点头,又扒了一口饭。他停顿了一下问道:“功课紧张吗?数学学得吃力吗?我看你好像瘦了,是不是最近学业负担比较重?”这一连串的发问一声比一声关切,也令我越来越难过。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好想和爸爸讲讲校园里的新鲜事,也好想跟他分享我成绩的进步、跟好朋友之间的趣闻……可是,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话到嘴边变成一句不知所措的“我……嗯……”。
米饭在嘴巴里嚼了又嚼,好像怎么也咽不下去。
妈妈面无表情地给我盛了一碗汤:“赶紧吃,吃完回去写作业!多吃菜,有营养!”我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她最近真的瘦了,一个人带我很辛苦,我知道。我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她的碗里,怯怯地说:“妈,你也吃……”妈妈的声音又高了一个调:“自己吃自己的,不用管我!不是说这周有卷子要写吗?抓紧时间!”一个人带孩子的苦楚让曾经温婉的妈妈变得严厉、急躁。我连着扒拉了几口饭,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爸爸的嘴巴张了一下,他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菜,犹豫再三,只是重复着:“再吃点,再吃点……”
我好像听到妈妈发出一声冷笑,心里痛极了。餐桌上的爸爸好像是很关心我的,但是为什么以前他从不这样呢?
模糊的记忆在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爸妈并排坐在餐桌前,中间夹着一个小小的我,面前是热腾腾的饭菜,香味在柔和的灯光下弥漫。在那段时光里,筷子不会被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爸妈不会声嘶力竭地争吵不休,餐桌上有一家人的闲话家常和欢声笑语,还有父母相视一笑时心照不宣的爱意。那是段奢侈的时光,对现在的我而言,它过于美好,美好得像阳光,却因为太过耀眼,让我难以直视。
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如今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俨然成了维系爸妈关系的最后一条脆弱的纽带。我不明白,他们曾经相爱,幸福得让人艳羡,最后却劳燕分飞,甚至恶言相向,狠狠地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现在的他们就像是两块同极的磁铁,互相排斥,绝不妥协。我的心里还残存着一丝奢望,或许像《深海里的星星》中说的那样——爸妈不是不爱,只是他们的感情实在走不下去了……
餐桌上依旧安静得让人害怕,泪水顺着脸颊掉进手中那碗已经凉了大半的白米饭里,我仍旧机械地把饭往嘴里塞。
“女儿,你怎么了?”餐桌上的爸妈惊诧地看向我,异口同声地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