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古茶色的大门,书画墨纸特有的气味便如游丝般,飘飘然聚了过来,但还没有细细地体会那如梦的思绪,便一下子晃开,看不分明了。
木桌的上方,随意陈设着一个瓷瓶,瓶中插着一枝海棠。踏入房间,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传统花灯制作。
屋子的主人是一位老奶奶,满头银丝,面容和蔼。头上簪着银制头饰,上着靛蓝白印花的衬衣,下穿藏青色长裤。奶奶已有85岁高龄,平日里最喜爱的便是坐在桌前,用自己的耐心和惊人的手艺,拿几张普普通通的纸在手里,慢慢地变幻出一盏盏精美的花灯。而她平日里有点颤抖的手,只要一提起画笔,就如同被加了仙法一般,画出的图案生动有力、栩栩如生。那图案被取下粘到灯笼上后,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是生动活泼,灵动异常。
屋子里的人都是奶奶的手艺传人,他们或在搭置骨架,或在绘画物品,或用刻刀雕刻花纹。那些平凡的事物在他们手中,慢慢地长出草,开出花,荡漾出山水长空……
古桌边有一个少年,是这屋子里最年轻的孩子了。此刻,他正要把一节短短的红蜡烛放进纸做的六角宫灯中,这个宫灯的六个角分别雕刻成龙头的形状,那长长的龙尾拖到了支架上,支架边则是拖尾的祥云,或一朵独傲,或两朵互藏,或一簇聚在一起,似乎有了人的心绪,人的神态。灯笼上画的6幅图分别为梅、兰、竹、菊、鹤、荷六种动植物,虽都为墨笔所勾描,但烛光一照,便仿佛一切都动了起来,山青、水秀、雾散、花开……
不忘初心,独具构思。这,就是匠心!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当你克服一次困难,那么你将又多一次自信;当你克服了一次困难,你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你克服了一次困难,你将会变得更加勇敢。其实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困难的那颗心啊!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鲁滨孙漂流记》的书。它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著作之一。本书中讲述了鲁滨孙在航海中遇到了海难,漂流到了孤岛生存了二十八年,最后得救了的传奇故事。在作者的笔下,鲁滨孙是一个积极乐观、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敢于探险……的人,读完这部小说,我不仅对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大为赞叹,还对鲁滨孙在坎坷经历中表现出来的刚毅和坚强不屈的品格钦佩至极。
最让我震撼的便是他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整整二十八年啊!鲁滨孙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与毅力去挑战种种困难,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凭借着自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智慧战胜了困难。从遇难获生,从获生到生活,从孤独寂寞的生活到找到同伴,再到回到祖国。多少风风雨雨啊!他都挺过来了!支持他坚持三十年奋斗的就是毅力!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是不是因该向鲁滨孙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因该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呢?想想自己,我不禁感到十分惭愧。
比如,我以前是个钢琴爱好者。记得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的兴趣很浓,练习的曲子很简单,每天都能自觉练习。随着曲子难度的慢慢提高,训练次数也越来越多。在困难面前,我开始逃避,面对重复多遍的练习,我开始讨厌。老师布置回家练习的曲子,我开始疏懒起来……结果呢?可想而知。面对鲁滨孙,我感到十分羞愧。
我想生活学习就像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便是惊涛骇浪中的一艘小船。让我们一起向鲁滨孙一样学习,不畏惧困难、不逃避困难,我们要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