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本应该是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的时间,但在饭桌上总是会空着一个座位。我们在吃饭时,她却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吃完饭她又开始在厨房里洗碗。我总是只看见她的身影,每当我看见她的身影,心里便酸酸的,因为我太对不起她啦,她帮我解决一切的问题,包容我纵容我,而我却没有为她做什么?她是伟大的,她是一个愿意把一切都献给我的人。
她有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名字——妈妈,想到这我的心里不禁感到酸酸的。
那是去年的冬天,我们回到老家,走进房间,细雨中夹杂着冰冷的气流。将房间变成了一间冰库,我窝在被子里,冷得像一只小老鼠一样直叫。不一会儿,妈妈从房外走进来,手中端着一杯热腾腾的姜。我转过头一看,发现妈妈的黑眼圈又重了一圈,眼神透着憔悴与慈爱。“快起来把姜茶喝啦!”我缓缓地立起身子,妈妈递过姜茶,我触摸到妈妈的手,是干燥而冰凉的。喝完姜茶,我蜷在被子里,妈妈帮我盖被子,此时,妈妈的手又一次触摸到我。我不自觉地缩了一下,妈妈一下子把手伸了回去,妈妈给了我一个香吻,便关灯出去了。在黑夜中我仿佛听见了一阵阵的女人的咳嗽声。但因为太困啦,便没有管太多。我知道那几声咳嗽是妈妈的,我知道妈妈的手是凉的,但我的心却是暖的……
我喜欢喝姜茶,因为每一次和姜茶都会得到妈妈的一个香吻,但我不喜欢那随风而来的姜茶味,因为妈妈的疲劳也会随风而来。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是在《感动中国》课外读本上读到了您的故事后,知道了您就是享誉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杂交水稻”的难题,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怀着万分敬佩之情给您写这封信。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我们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却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袁爷爷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从1964年开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几十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住在城市远离农村,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以外,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的粮食欠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但是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衷心感谢您袁爷爷!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今天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四十多年来,您和您带领的科研团队为研发优质高效水稻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付出了毕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个超级水稻梦,在试验田里种植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十万个穗子形成一棵参天大树,你坐在稻穗下乘凉,悠闲地给我们讲述着盘古开天地以来您的“水稻梦想”!我祝愿您“禾下乘凉梦”早日实现!也祝愿您国庆节快乐安康!
此致
敬礼
周子恒
204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