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8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10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桅子花开了,一年一度的粽香又飘起来了。

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外婆就忙开了。她先把泡好的糯米捞起来沥水,再把青青的箬叶刷洗干净,将卤好的大块五花肉、甜甜的豆沙、蜜枣分类装进盆里。“万事俱备,只欠动手”了。

只见外婆拿出两片箬叶,一折、一挽、一按,放入米和肉,像变魔术似的,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精致的四角粽子。

哇,原来包粽子那么简单!很好玩的样子。于是,我就去尝试着包粽子。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过两片箬叶,折成漏斗形,将一勺米放进漏斗,哪知米刚从“前门”进,就从“后门”出了。外婆见了,笑了,说:“你折的是真正的漏斗啦!”我不好意思伸伸舌头,重新把箬叶折成漏斗形,认认真真地检查了好几遍,确定不会再有漏洞后,才把米装进去。我左手拿漏斗,右手一勺一勺地装米,装了三分之一后,就把一块五花肉放上去,再把米盖上去,现在,可以封顶啦!我把漏斗的尖顶往上折,想把米都封住,没想到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两边的缝里挤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外婆见了,连忙接过我手中的粽子,进行补救。她把多余的米刮掉一些,重新把箬叶盖好,按紧,再熟练地折了一个完整的角。开始绑线了,我觉得绑线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平常也玩过,我自已动手。结果,没绕几圈,那个粽子就彻底“凉凉”了,米和肉都撒了。我沮丧地说:“不包了!”说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想干了。外婆语重心长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好一项本领哪有这么容易啊,来,再试试!”外婆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谈不上好看,但也算是对我努力的肯定吧。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的兴趣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标准,外婆直夸我真能干。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开始煮粽子了。不一会儿,灶间就飘满了粽叶香,闻着诱人的粽香,我不禁想起端午包粽子这个习俗的来历。春秋时期,楚国灭亡,屈原万念俱灰,在农历五月初五,投进汩罗江自尽。楚国的百姓怕鱼来吃屈原的尸首,就用箬叶包了米团,扔进江里喂鱼,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于是这个习俗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晚上吃着香香糯糯的粽子,真爽!

粽子是传统,是故事,也是快乐!

袅袅檀香,一杯清茗,一轮婵娟,一捧盛菊……

——题记

恍惚之间,他一袭白衣缓缓向我走来,嘴角荡着一丝不羁,又有着一抹忧愁,手中清酒微微洒出,在光的照耀下有着点点光泽……一路高歌,一路豪饮——这就是他啊!

他不是没有“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见纸一题诗”的悲愤;不是没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壮志;不是没有“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的乡愁。反之,他有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有着“想见阴宫雪,风门飒沓开”的浪漫情怀;更有着“艰难苦恨繁霜鬃,潦倒新停浊酒杯”的遗憾……千般万种皆是他。

悠悠月夜,一台石桌,一壶好酒,一局棋盘。我面前坐着他,他眼前放着国,心中有着思绪万千,却独没有一条为他自己,他是一位诗人,却更像是个战士,用诗句抒发自己满腹情怀。

悄悄地、阵阵清风拂过,撩起他衣袖一角,他轻轻注视着远方,目光虚无而飘渺。

“你在想什么呢?”

是在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是了,你对文学的痴迷竟到了可以不吃不喝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

是在想着“醉眠秋共被,携手月同行”吗?是了,你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又一同在河南游历,歌酒诗文,仙途鬼道,无话不谈。

哦,你一定是在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吧!是了,你一生不得志,虽然自身处境堪忧,却胸怀天下,有着悲天悯人的情节。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人间四月天,花团锦簇,艳杏烧林。众人皆沉醉于东风,为青春而喝彩。一缕清风吹过,一片鲜红花瓣悄然落下,轻旋飘落。众人迷于美景,并未注意这小小花瓣,只有他,只有多情的他看到了——虽只仅仅为一片飞花,整个春天却从此开始衰败。大夫纵酒高歌,他却为之惆怅,为之黯然神伤。

为山河破碎,为感时溅泪。他有一颗易触的心,他行趟在山河潼关中。目之所及,有感而发。

……

他是何许人?唐朝杜工部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