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记忆校园中那些点点滴滴的过往,也曾欢喜,仅仅为一句他人的赞扬;也曾失落,仅仅为一次失败的考试;也曾丧气,仅仅为一次不太满意的演讲……也曾徘徊叹息,也曾努力前行。这六年间,我在北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影迹。
踏入校园,一眼便能看到的食堂�D�D除教室外,我们最常待的地方就是这儿了。虽然我们嘴上总是说着“啊,今天的菜不好吃”、“今天菜没什么好吃的”,但是到了饭桌上确仍“含情脉脉的望着”饭盒里的菜,催促着组长快点开饭。这或许就是口是心非吧,我喜欢,但我就要装出一副看不上的样子。嗯啊~真香!
走着,不觉间就来到了操场。从前嬉戏打闹的一幕幕场景立刻浮现在了眼前,还有那些关于起跑线、马拉松的大道理也都涌入了耳畔中。只可惜啊,就要毕业了呢,再也见不到熟悉的操场了。可能,离开后,很快就会忘记的吧,一想到这儿,竟一时有些不舍�D�D眼看陪着我成长、陪着我向前走、陪着我一步步走上阶梯的北秀,慢慢远去。而我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幼稚天真的小女孩了,这似乎在暗示着:长大注定是要伴随着离别的。
转身,望着身前的一栋栋教学楼。奇怪,为什么眼睛突然变得湿答答的呢?不是六天,也不是六个月,是六年啊,那六年为什么会这么快过去呢?月亮晚点升起来吧,再晚点毕业吧!时间太过匆忙,可不可以给我一些与你话别的时间呢?但是,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在你的关怀下,我拥有了一份份深厚的友谊;感谢在你的鼓励下,我一点点成长;感谢有你在。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可谁又会舍得离别呢?愿多年以后的你,安好如初。
时代在更替,历史在演变,时光的卷轴上烙印了太多英雄的名字,在这光阴的流转中,他们的英雄气从未被冲淡。秦始皇结束了诸国争霸的局面,那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理想在鼓舞着他;唐太宗历经千辛万苦登上帝位,那是“国家昌盛,济世安民”的志向在支撑着他;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那是“一雪前耻,重建越国”的理想在激励着他。他们让我明白了远大理想和抱负是任何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轻人的心之所向与所想。秦二世暴政下,民不聊生,他们愤怒过、反抗过,但更多的还是逆来顺受,等待随时的死亡。而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在田间崛起,在压迫中成长。心中的理想催他勇敢,组织并领导了起义;也使他智慧,用鱼腹藏书之法博取军心;又使他果断,在机会面前放手一搏。无论结局成还是败,过程总归是精彩的。于是陈涉在历史的书卷上留下了一笔浓墨。
“济世安民”是他名字的寓意,如若不是他胸怀天下,又怎会有鼎盛的“贞观之治”。虽然称帝的道路是艰辛的,是痛苦的,但他的理想为他点燃了一盏明灯,让他于艰难中挺立,成为了一代君王。他吸取隋亡的教训,以民为重,君为轻。因为他的雄才伟略,匈奴不敢来犯,称他为“天可汗”。他不计前嫌,重用贤士,给予前太子之师魏征直谏之权。在魏征面前,他也曾因愤怒而迷失,但他的理想告诫他,若想成就霸业,切忌独断专行。他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因为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敢听直言,让他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为史册上留下了不可抹灭的重彩。
卧薪尝胆是他的代名词,他忍辱负重做了三年的奴隶,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他的雪耻之心从未放弃。为了不让自己耽于安逸现状,他以薪草为被,苦胆为食,与民同甘共苦。表面上甘为他国附属,私下里养精蓄锐,抓住时机,一雪前耻。勾践的理想为他的忍辱负重积蓄动力,从而使他成为动荡时代的一代霸主,也成为了史册中最华美的篇章。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充满英雄气的民族,由理想抱负谱写成的英雄的华美篇章,在华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