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游黄鹤楼作文10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5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时候熟读的诗句,把黄鹤楼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今年暑假,抓住假期的尾巴,我决定让母亲带我去武汉一睹黄鹤楼的风采。

我一口气爬上蛇山,黄鹤楼就在眼前了。夏日晴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显得高大雄伟。抬头看去,黄鹤楼有五层高,每层都铺盖着金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大门牌匾上“气吞云梦”四个镀金大字,流露出庄严的气势。这真不愧是“天下江山第一楼”啊!

我迫不及待想深入地探寻一番。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白云黄鹤》的壁画。画上一位老道士手拿竹笛,骑着黄鹤直入云霄,下方是仰头张望的人群。看着那老道士,我仿佛听到那悠扬的笛声,想到那个关于“黄鹤楼”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姓辛的人在此地开了一家酒馆,曾分文未取地招待了一位衣着简陋的老道士半年,老道士为了报答他,临走时用橘子皮画了一只仙鹤。仙鹤只要听见拍掌声,便会翩翩起舞。于是有许多人慕名而来,辛家酒馆生意兴隆。几年后道士回来,辛家让老道士带走仙鹤,便有了壁画上这老道士骑鹤远去的一幕。为表达对道士的感谢以及纪念他,辛家人用所赚的钱建造了黄鹤楼。这也就是现在的黄鹤楼。

我继续向上,在观看了二楼展览的历代黄鹤楼的仿真模型后,到达第三层。刚踏上第三层的最后一个台阶,我便看到了《文人荟萃》这大型壁画。13位唐宋诗词名人的形象同时扑面而来,有李白、有崔颢、有岳飞、有白居易、有陆游……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热闹场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我忍不住背诵起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千古名句,跟随着他们一起感受着这黄鹤楼的千古风情。

因急着想体会登顶黄鹤楼的感受,我很快登上了第五层。这一层同样也有巨大的壁画,把长江波涛汹涌的景象和黄鹤楼兴废变迁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我挤过拥挤的人潮,走到栏杆边上,视野顿时变得开阔起来。楼下的千禧吉祥钟正声声敲响人们美好的祝愿。俯瞰周围,林立的大厦错落有致,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远处的长江大桥静静地躺在长江上,宛若一条长龙。我的思绪瞬间便从遥远的唐宋穿越回到了现代。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楼下的钟声,感受着风吹过耳边的清凉,此刻的我没有李白的怅然不舍,也没有崔颢的浓浓乡愁,取代而之的是登高望远、俯瞰四周所带来的神清气爽。

时代变迁,经济发展,黄鹤楼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黄鹤楼却还依旧巍然屹立在蛇山上,它如同一位老者,见证着这一切,并将它向我们娓娓道来。

倚靠在栏杆上,我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由黄鹤楼所带来的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诗化与美意的交响曲。

从“阅读”到“悦读”

“阅读”好似一个生硬的词语,使人想到的,是捧着书,面无表情的看着。尽管脑海中的情感是多么丰富,也只是“阅读”。而“悦读”呢?什么叫“悦”,是快乐,美好,享受的含义。其意思也就是快乐地读书。它,有着“阅读”中没有的“享受的微笑”,有着一种趣味的,七彩的阳光。这是“阅读”中没有的。真正的“悦读”,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上体验,加上品味,加上享受,还有加上快乐。

仔细回想,我好像真没有家长逼着读书的经历。很自然的,妈妈给我买书,我就看书。当时对阅读也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哪本书好看,哪本书乏味。四五次后,妈妈了解了我的兴趣,便指定买书了。所以,我认为,家长首先把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更好。

再大点,我的书架上便有了一些深奥点,我不喜欢的文学名著,那密密麻麻的字,一点图画也没有,花个两天草草翻完就扔一边去了。后来,我在书中读到:“什么书都要读的,那些图画藏在了文字里。”真的吗?我等妈妈再次买回叶圣陶的《稻草人》时,我用心地读进去了,那种感觉真美好,我无法比喻……但我开始并不打算把我那第一本“讨厌”的名著《水孩子》再读一次,也许我对那本书潜意识中已是一种小恐惧了吧?到一年后我才真正读了一次,当时的感觉肯定没有第一次读《稻草人》好,所以,我又悟了个道理:不要第一次就对一本书特别反感,试着走进去。

其实我认为阅读不仅要有文学作品,也应有一些古文,像文言文,长篇古诗都是很好的。我尤其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为了推广,多次在班上提过。白居易在诗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原来这句千古佳话出自这首诗,写得妙极!这是我的第一感受,之后我对古诗的好感也大大提升,现在,我也对古文也有了极大的兴趣。

就这样,我形成了阅读的习惯。

应该说,意识要学会“悦读”的是在一段事情极多的日子里。我整天心烦意燥,书捧在手中也静不下心来,满脑子的东西,一会蹦出个数学难题,一会儿跳出个征文,过一会儿一篇未完成的小品剧本又在脑海的彼岸招手……我脑袋里像两根织毛衣的针,却织得横一段,竖一段,乱七八糟,我觉得自己要像气球一样泄掉了。某日,我突然发现手头很长时间不碰课外书了,我立刻起身,捧起了一本书。这次,我知道,我走进书里去了,顿时身心一阵轻松,脑海中已不再有杂念,好长时间没这样享受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把手中的书放下,精神愉悦,做事也麻利了许多。仿佛刚才生了病,看书是最好的“灵丹妙药”。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刚才书中说道:“放松心态,把不喜欢的事当成夹心饼干,吞下去,怎么吞?那就要端正态度,端正思想啦!”也许这就是品味,实践吧!

读书也带给我了很多荣誉。比如什么作文比赛什么的。我总会积极参加。每次写作,我都并无特殊的感受,只想着书中精华之在,冶制自己的笔墨文迹罢了。但是,我在想,我真的像别人眼中,别人口中所谓的:“真会读书”,“真会阅读”,是这样吗?其实,没人比我更清楚自己,我只不过是书读多了点而已,而真正到“悦读”的地步还差远呢!所以,我认为,我应该多从读书中品味,提取精华,并且把读书当成轻松自在的事。像在品味我那深爱的巧克力,去用心品味它的甜苦柔滑,细细思索着它的细腻情感。再慢慢地咬着小块小块,懂它的欢乐与柔和,倾听它的童年乐趣,和高雅的异境。品读它真正的甜意。我想,如果真的“品”完这块富有智慧结晶的巧克力,那还真要一段经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