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一晃就要毕业了,在这六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开心的,有难过的,有搞笑的,也有严肃的……但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与班主任朱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些小插曲。
记得有一次我上课不认真,还讲小话,朱老师一生气,一把把我拎到了办公室。让我对着墙,面壁思过,并开始严厉的批评我。我不服气地顶了几句。只见朱老师顺手拣起一把戒尺,向我挥舞过来。我吓得魂飞魄散,心想这次得挨一顿饱打了,肯定会被打得皮开肉绽。我战战兢兢地站在那,大气都不敢出。对于上课时的表现和刚才的顶嘴,肠子都悔青了。只听见“啪”的一声,我习惯的做了个手挡的动作,尺子却落到了墙上。朱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开始苦口婆心的跟我讲道理。惊魂未定的我连连点头,生怕惹怒了她手中的戒尺。
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明白:戒尺,不过是老师的一个道具!一个促进我们成长,催化我们成才的道具!
谢谢您,亲爱的朱老师!是您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是您教会了我为人处事。您是我人生的灯塔,为我照亮前方的路;您是我人生的指南针,为我指引着正确的方向;您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为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导航。
亲爱的朱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最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小学生活,这是我人生的起点,更是我人生的基石,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你也许曾经历过与朋友不可开交的争执,曾目睹过邻里间持续不断的纠纷,曾听闻过夫妻间长年累月的反目成仇。
不光是这些,纵观古今,诸如此类的事迹数不胜数。鹬蚌相争,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赵光祖迫切地推行急进政策,一意孤行地坚持道家思想,不懂得后退,不掩其锋芒,最终被赐毒而死。项羽一向不听谋士的意见,刚愎自用,最终被迫自刎乌江。若是当时他以一颗宽容的心,听取范增“大摆鸿门宴刺杀刘邦”的意见,又怎可能落得如此下场?正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懂得退让,到最后只会酿成无可避免的悲剧。
退让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智慧。当张、李两家正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张英的一句话化解了一切纠葛:“千里寄书只为墙,让它三尺有何妨?”张家退让三尺后,没想到李家也主动让出三尺,“六尺巷”因此得名。春秋时期,当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范蠡——这个辅佐越王勾践完成十年霸业的功臣时,范蠡却选择退出政坛,因为他知道,锋芒毕露、功高盖主的下场,便是周后来的文种一样,含冤死于刀下。事实证明,他的退让是正确的,他成了天下第一商人、一代商圣。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大胜司马懿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诸葛亮知道这时若是选择“进”,以城中残余的老弱兵丁对抗强劲的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当机立断选择了“退”,于空城中悠然抚琴,就这样拖延了时间,最终使局势反转。
退让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一种积蓄。海尔品牌在杀进国际市场后,没有更进一步,反而自甘“后退”,自上而下调整内部结构,推行流程重组,而当它重出于江湖时便大放光彩,赢得市场的好评如潮。东晋的谢安没有依仗显赫的家世入朝为官,而是退守在后,饱读经史,最终在局势动荡时挺身而出,用满腹经纶化险为夷。正如打出去的拳头,必须要先曲臂而后再出手,方显力度。
有一句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往后一小步,朋友间和好如初,邻居间微笑相迎,夫妻间相敬如宾。退让,并不是一种懦弱,也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