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犹如一张张明信片,也像是一串珍珠,还像是几块糖果,回忆起来,就像嚼起来了糖果,嘴角不禁浮起了一丝微笑。
这天,大雨淋淋,我在嚼完最后一口早饭后,用期待的目光望着爸爸,这意思十分明显。就是想让爸爸送送我。结果,爸爸似乎没明白,说:“吃完了,就去上学吧,今天路滑,小心点。”说着,他继续吃早饭。我眼里有一层蒙蒙的水雾。我努力地把它给挤回去。抓起书包,向外跑去说:“妈我走了。”
我走在路上,拿着伞柄的手已经冻得通红,鼻子也红了就像一个小丑。我在心里想,我的爸爸怎么可以这样,别人用车送就算了,跟着我走一段也好啊。要是天气好,我也就不计较了,可是今天天气这么坏,还下着大雨,哼,爸爸太坏了……越想我越气愤,算了想点别的吧。老师布置的作业……哎呀,我好像没带作业,赶快回家拿吧。我跑了起来,跑到家门口的转角,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是我爸爸。我问爸爸:“您在这儿看什么?”爸爸结结巴巴地说:“没……没,干什么。”哼,不去上班,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哼,我告诉妈妈去。
正当我正在报告妈妈时,妈妈突然插嘴。“其实,你爸爸不去上班,就是为了送你,你一个女孩子,他不放心。”“他为什么不直接送我呢?”“虽然现在家境好了,但是他并不想你养成习惯,更独立自主。”
听了这番话,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虽然在雨天,但是一股暖流冲进了我心里。
一放假,我便急切地踏上归程。车刚停稳,我便奔跑着推那熟悉的黑漆木门,这一推,那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这一推,故园春草夏蝉,秋叶冬雀,统统浮现眼前。
爷爷总爱坐于小院,仰头眯眼,看阳光下檐角的影子在云霞间变换脚步。我则窜上跳下,和哥哥在院子追逐。玩累了就攀着爷爷的臂,央求他和上一盆肥皂水,我们则弯一个铁圈,在肥皂水里来回涮涮,然后你吹一口我吹一口,小院上空,回荡着老人孩童的欢笑声,不多时,大大小小的泡泡飘了满院,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日子如斯,五彩斑斓。
故园雨多。被雨困住的日子无所事事,只好趴在窗台上,看雨水顺着屋檐留下,不多时,就聚成一排,水帘洞般。也曾偷着跑到台沿边,踮起脚,将手伸长些,盼着雨在手心留住。也有时光脚,带上小帽,奔向院中踩水花。爷爷见状,并不气恼,还跟身边的奶奶说:“孩子么,让他玩去,淋点雨没事的。”但他们也不会让我玩得太久,回来后迅速帮我擦身换干燥衣服,且总有一碗天底下最难喝的姜汤等着我。
农家热闹的日子不过两类,庙会和戏班。正夏,各村换着过庙会,我坐在爷爷自行车后座上赶场子。自行车嘎吱嘎吱,我总担心它会散架,爷爷也爽朗地笑说:“是你太胖啦!”爷爷还是尽量骑得飞快,乡野的风声在耳边呼啸,眼前的庄稼一帧帧退后。会上,爷爷将我架在双肩上,挤在人群中!我坐得高看得远,盯着油锅边炸好的金色糖糕直流口水,也在闻到酸辣的凉粉味而拍打着爷爷让他停下。坐在长条凳上,看铁质的小漏勺在凉粉上转满一圈,撒上葱花,滴上香油,浇上调和。
爷爷最高兴的应数看戏了。一个相对空旷的地方,搭上架子,铺好砖,挂上蓝幕布,窦娥王宝钏挨个上场。简陋的设施丝毫不影响观戏人的情致,爷爷摇头晃脑度一个下午,而我总在他大声叫好时溜向后场,在戏台后艳羡地看着花冠、蟒袍、头绸,听着粗犷的秦腔,有节奏的梆子声。
光与影的匆匆变换,每次回去都沉醉在故乡的事景人情中,沉醉在动听的乡音里。
一枕乡音梦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