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寻找千年前的诗意作文7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59

踏遍时光巷陌,静等彼岸花开。

——题记

作为一名狂热的诗词爱好者,读诗是我闲暇时间的第一大乐趣。如果光是说读诗的意境,而今看来便也不过是融入字里行间了;可若回望千古,设想诗人们在写下一篇篇名诗时,眼前所见、心中所想,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于是,我便踏上了寻找诗意的漫长旅程。

在旅途中,我最先遇到的便是田园诗派的开拓者——陶渊明先生。我向往那么一片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想尝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一个节假日,我回到了爷爷奶奶家。可无奈清晨的鸡鸣叫不醒我,只能顶着炙热的阳光去往田间了。耳边却总是各种虫子的嗡嗡声,阳光也刺得睁不开眼。想要采一朵野花,却见杂草满地;抬头仰望,好在青山依旧,只是似乎少了几许生机。鸟鸣稀疏,溪水静流。也许吧,纵使陶先生的生活是如此艰苦,可他同样为自然感叹着“但使愿无违”;远离了世俗,便也能“乐亦在其中矣”。

然后便遇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太白先生可谓是被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的诗人,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垂暮老人念叨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其诗的豪放、意象的辽远,深受许多文学家的喜爱。我本以为如此声名远扬的诗人一生也会一帆风顺,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太白先生却在政治上屡屡受挫,以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回顾心茫然”。然而更令我惊奇的是,太白先生依旧积极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算行路再难,也终会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直达成功的彼岸。

在漫漫长途中,我也曾望月怀古,体味过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也曾在山间树林的迷蒙细雨中漫步,领略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也曾划着小船穿梭于莲叶之间,感受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白鹭”。,那便是诗意,是一种千百年来诗人们恒古不变的心绪,一种永世流传的芳香!

我喜爱春天,喜爱那瞬息万变的云朵,喜爱那青翠欲滴的小草,还喜爱那姹紫嫣红的鲜花……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那滋润万物的春雨了。

夜晚,我躺在床上,聆听着春雨带来的音乐会,雨点轻轻打在屋脊上,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好像一位无形的鼓手演奏这动听的打击乐。屏住呼吸,只听外面仿佛有成千上万可爱的小精灵,奏起了开春大合奏,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滴滴嗒嗒”,仔细听的话,仿佛还能听到雨水滋润泥土的“沙沙”声呢!清晨,我到阳台上看雨,只见无数又细又密的雨丝在空中斜斜地飘下去,仿佛一根根牛毛,又好似一根根细针,精准地插入泥土里,化作养料,迎接春天。远远望去,它们好似为城市罩上了一层薄雾,半透明半朦胧的,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放眼望去,春雨落在小草上,小草露出甜蜜的笑容,柳树上冒出了小绿芽,远望好像一团绿雾,向人们展示这它旺盛的生命力。丛中的杜鹃花如同一个个睡醒的小姑娘,害羞地探出脑袋……真是“春雨贵如油”呀!

一阵微风吹过,将雨丝飘进窗户,打在脸上,湿漉漉的,凉丝丝的,还带有一丝丝温暖的气息,我不禁走向雨中,任凭凉凉的雨丝打在衣服上,发梢上,一阵微风拂过我的面颊,感到无比舒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精华哺育着大地。正是有了春雨,春天才会如此烂漫、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