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道路中,遇到过很多令我感动的事,可我最难忘的还是妈妈的爱。
一个星期天,我起床后,去厨房里寻找食物,还好有些包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一口,两口……外面的天更加阴沉,雷声更加响亮。我从来没有那么害怕过,只好打开灯,去书房写会作业。
到了中午,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老天像是跟我作对似的,一直不让太阳公公出来。我想用家里的电话给爸爸打个电话,但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那里忙得不可开交,哪有空接电话?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中午只能饿肚子了。我抱怨着:爸爸妈妈光想着自己的工作,一点都不爱我了。
可能当时太饿了,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天黑。现在都8点了,他们还没回来,我想:反正他们回来时已经很晚了,还是直接睡吧。
“呼呼……”,这时门发出了“吱——”的声音,妈妈终于回来了。我还在甜甜的梦里游荡呢,妈妈把我叫醒。来到餐桌上,桌上有三碗热气腾腾的葱花面。我二话不说,直接端起碗,把那香喷喷的面吞入肚中。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扉,眼泪、面、爱的味道混在一起,那味真是不言而喻。
父母的爱,一直在我身边,就藏在那香喷喷的面条里。
轻拢,慢捻,抹,复挑,一颗种子在指间绽放。
——题记
初次与它遇见,很遥远,似乎是在八年前。
我与妈妈牵着手,偶然路过一间琴房,我看到一位女孩子戴着指甲,那只手如蝶一般在一架“庞然大物”上飞舞。那模样,像极了我想象中的自己,我的心里萌生出了一个念头: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一颗种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植入了我的心底。
六岁时,我趴在妈妈的背上,对她说出了我的心愿,她点头同意了。就在那一年,我遇到了的我老师骁,从她那里我知道了,原来它叫筝,是一种民族乐器,我在八音中懵懂地在筝上拨下了第一个音。
就这样,这颗种子开始了发芽,开始了生长。
四年,在不经意间,悄然走过。十岁,我四年级,学业的负担逐渐像大山一样,沉重地压在我的背上,我已然无暇顾及古筝,它似乎成了我的负担,我开始厌恶它。甚至有一年,我对我的母亲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太累了。”
种子,不,新芽似乎在这时遭到了一些磨难,它开始变得枯黄,它会枯萎吗?
妈妈告诉我:“不,当初是你选择了它,你不能半途而废。”
这句话至今都印在我的心里,坚持,才能让种子发芽。
新芽在这次的大旱中终究活了下来,愈加高大,愈加强壮,一朵花苞,已然结在枝头,绽放是不久的事。
十级,古筝测试,那间考场,将检验我七年学筝的成果。
坐上演奏位,扬起手,弹拨出第一个音符,我的内心瞬间释然,接下来便是如水般的旋律,一波波,一层层,一浪高过一浪,一层高比一层。一典终了,起立,谢幕……
种子,绽放了,它上面凝结的不是露珠,而是辛苦奋斗的时光所留下汗水。
手中弹拨生花,这棵花朵永远都不会凋谢,这首曲不会终,人不会散,茶不会凉,楼不会空。
一颗种子的绽放会经历痛苦的考验,漫长的等待。但请记住,不论世界怎样凄苦,只要心中有这颗种子,即使是黑暗,都能给予它蓬勃生长的力量。
一颗种子,种下、发芽、生根、抽茎、结苞、开花,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