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拉煤老人的真实故事,它令我久久难忘:
曾经的人们总是会在那风雨里中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位步伐坚定的老人拉着一大车的煤,“他又来了,他可真是辛苦啊!”人们自言自语道。每当他经过我们的小区时,人们都会从窗户里探出头向他友好地打个招呼。而他呢,会从他那黝黑的满是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像是在苦笑,又像是在哭泣。
大家对他的了解只有拉煤,每天拉着一大车的煤走上好几里路。人们都说,拉煤老人肯定很不想拉煤,因为他已经好几次愤怒地将那一筐煤踢翻在地。然而当他将所有的煤捡起来并送到工厂里面时,他又会开心的手舞足蹈,仿佛年轻了二十岁。因为他知道,人们都需要他。
然而就在不久后,拉煤老人倒下了,永远的倒下了,他倒在了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战场”上。从此,工厂的人们只能自己去拉煤了,自己拉自己工厂的,因为没有人再有着像拉煤老人这样有着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相信,肯定有某一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那时他们仿佛还能看见拉煤老人那勤奋的身影在风雨中拉煤………
高尚的品质比金重,比银贵。崇高品质的人对别人所作的一切都让你感慨万千,会赢得尊重、赢得信任,因为平凡的工作,蕴含高贵的心灵。
盛夏当前,每天我都三番五次的去冰棍。当我看到小卖部那挤满了孩子,我很惊讶,在打听之后才知道:小卖部的王婆婆每当中午(或下午)时就要举行一个绕口令比赛,坚持到最后可获得一个礼物。更让我惊讶的是——居然会有大人参加,我带着疑问去问那些围观的人,却不知最后情不自禁为她称赞。
小卖部的王婆婆家庭并不富裕,平平凡凡,却有颗金子般的心。有一次李叔叔要去她那买老白干,也不知为何随便甩了一把钱就走了——也许是早已准备好的,可王婆婆不管数了几次,总多出10元钱。她平静的把钱夹进了一个本子,用笔写了几个字。在晚上时,王婆婆去了李叔叔家解释说:“老李啊!你有10元钱跑我家门口前,可我不敢让它进啊!”引得在座的哄堂大笑,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拾金不昧”
与人和睦:孩子们中有一个孩子似乎不拍热,我从不见他吃过雪糕,王婆婆的孙子便问他:“你不热吗?为什么不吃雪糕解解渴?。”他羞愧的低下头,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父亲给他的零花钱少而又少,而且他的父亲不许他吃这些“垃圾”。王婆婆仿佛看透了一切,劝了又劝他父亲,他父亲才勉强答应。从此,他就帮王婆婆干活,那样就可以得到雪糕吃。
也许这些小事小而又小,但我们却能以小见大,只有真诚待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所谓:鼎炼金、炉炼银,人的言行也试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