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书籍一向是我最好的伙伴,在我伤心时给我安慰,失望时给我鼓励,它让我每一天都感到非常的充实、快乐。我爱书籍,它让我进步,它伴我成长!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当时我经常想:“读书有什么好的,还不如看电视好呢!”但是慢慢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从开始读绘本到带拼音的书,渐渐地对读书有了兴趣,到了三年级,我从不爱看书的边界线慢慢漂移到了书的海洋,变成了一个“读书者”,每天我总会闻着淡淡的书香陶醉,书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走进《童眸》感受七十年代儿童的美好生活;《火印》中有我对日本人的憎恨和对雪儿的敬佩;《吃狼奶的羊》中动物之间的感情丰富、意志坚强让我感动;高尔基的《童年》中的阿廖沙的悲惨人生引起我深深的同情;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不畏一切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到了现在,书更是与我形影不离,我对书籍的热爱也“更上一层楼”。我每天坚持阅读打卡已经近600天了,《史记》《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故事,《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让我走进诗词的更高境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带给我精彩的动物故事和做人的道理,曹文轩作品带给我们的纯美和感动┈┈读书已经成了我精神的食粮,伴我走过春秋冬夏,伴我走过阴晴圆缺。读书的过程也让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毅力的可贵。也足以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成长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少年,也为我的写作积累了好词佳句,夯实了写作基础。
今天的我,马上就要离开母校,进入新的学校,进入多梦的少年时代,但不管怎样,我仍然会坚持读书,因为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书籍是智慧的宝库,书籍伴我成长。
七点钟的五月夜,还很明亮,与白日没大差别,只是静默了许多。窗外孩子们玩闹的声音,此时,显得好清晰,似乎比振翅掠过朝霞的鸟儿的喧鸣声还吵,还悠长。一位母亲高声愤愤地叫喊着,打破了原本和谐的气氛……心情有些沉重,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粉红的童年时光中,我始终如一地认为母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她可以将那些最平常无奇的东西变成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她那双粗糙的大手能把大包小包的年货拎回家。她也会在没有蝉鸣的夏夜轻轻地挥动手腕,扇出最温和清爽的微风伴我入睡。
一直以来,天塌了有母亲在我上面顶着。白雪狂飞时,也有那堵厚重的墙为我抵挡寒冷。
直到那次,我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母亲也是个脆弱的女人,那层坚强的外表下是她说不出的苦楚。
前不久,哥哥考上了博士生,但还需数目不小的一笔钱。哥哥着急,母亲心里更急。她匆忙地贴出了卖楼的红纸,在家中挨个给亲戚们打电话。第二天她一大早地跑去银行取钱。
那几天很热,母亲也被晒黑了不少。几天的奔波,换来了七零八落的一笔钱。无奈仍不够。最后哥哥的博士学位化成天边的一抹轻云,飘向远方。心情低到深谷的哥哥埋怨母亲不肯出钱,白白毁了如此一个好机会。
母亲有苦,可她又能和谁说?她为人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哭。所以她便趁我不在家,躲在小屋里,一个人偷偷哭泣。那天,我回家看母亲躲在床上,头发蓬乱,面色憔悴,似大病过一场旁边桌子上躺着一个沾湿了的皱皱巴巴的纸团。无心地翻她的微信,看到她对小婶说,姑娘要回来了,别让她发现,免得伤心。
我是她的女儿啊,她的小秘密,我岂能猜不透。放下手机,我静静地坐到母亲的身边。眼神与母亲那泛着泪花的目光碰撞在一起时,我的心轻轻地抽动了一下。她抬了抬头说,你知不知道,你累了可以依靠我。那我呢?我妈去世地早,如今我爸也不在了。我难过、伤心时,我能依靠谁的肩膀?瞬间,我的喉咙好酸,喘不上来气,我别过头去,带着笑腔:“你还有我呢!”那一刻,觉得母亲变得好渺小,她也曾经是那大户人家的小女,从小最受宠爱,做事情也常常如鱼得水。现在让我来爱她吧,让我来陪伴她吧!
心情最热烈的年少时代,我梦想着希望将来能去那奇妙万千的世界各地看看,去新的大城市创造那梦中的辉煌。现在,这样的梦想淡了,散了。我成了一个没有“志向”的学生。我更希望将来能找一个离家乡近的地方,可以随时回来陪着父母,陪他们走完人生的秋、冬。其实最美不过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现在母亲依旧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那个秘密如五月随风而起的柳絮,飘啊飘啊,飘到何方,我们并不晓得。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定会成为母亲的守护者,陪她看花开花落,陪她看日月星辰。我会像她曾经守护我一样,永远守护着她那颗孤独、无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