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遇见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30

我曾遇见流星,转瞬即逝划破天际;我曾遇见生命,不畏艰辛只身前进;我曾遇见春天,氤氲在缠绵的雨丝里;我曾遇见情谊,酝酿着醇香的回忆。千万次的遇见,亦抵不上一次邂逅,遇见书籍,是我最大的幸福。

最初的相遇,我乐在其中。每每读到感兴趣的,总是全神贯注一口气看到底。如萌芽的小草吮吸清甜的甘霖,我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中的养分。那时的我捧起书便不能自拔,与书中的伙伴共同体验喜怒哀乐,感受悲欢离合。读到动情之处,情感更是不能自已,不时拍案叫好,转而又掩卷沉思,甚至泪眼婆娑。

在书的陪伴下,时光无声前行。我开始惊叹你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那散发淡淡墨香的书页,那隐藏无限魅力的白纸黑字,是这样的浩渺无垠。天上地下、古今中外,一个个方块汉字,一个个鲜活身影,一段段动人往事,沉淀了千万年欲说还休的情感,勾勒出无边际波澜壮阔的世界。“四面八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纵横时空,你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的呢喃软语、温柔细腻;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壮志、报国热血;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旷达乐观、豁达心境;也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淡淡忧伤、些许愁怅。纵然时光的沙砾磨去历史的痕迹,无言的故事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书籍之精华,亘古不变。

现在,我总是折服于语言的美丽。“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寥寥数笔,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跃出纸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区区几行,尽显诗仙风骨;古有易安居士的婉约清新、青莲居士的狂放不羁,今有林清玄的短作、张晓风的散文。隽永淡雅、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飘然着禅意;或是灵动温暖、情深意长,悄然渗透爱的暖流。

书是海洋,深沉、宽阔,用它的博大包容我心;书是港湾,安逸、舒适,安憩着我的灵魂;书是长者,博学、睿智,赠我智慧,予我启迪。“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世间事纷繁冗杂,唯书籍给我慰藉,荡涤尘埃、净化心灵、增智开窍。

遇见书,便是遇见智慧、遇见幸福、遇见美好。

屋后有一片竹林,说是竹林,其实也不是很大,却成了我小时候的天堂。

细雨料峭而落,夹杂着丝丝冷意,却送来了春的讯息。春雨一过,蛰伏于地面的竹笋,便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凸凸地往上长。每到这时,奶奶常会挎着篮子,去采摘那大而肥的竹笋。

于是,清香的竹笋便成了我童年抹不掉的记忆。当然,竹笋也不会被全部采完,奶奶总会留下一半,任凭它们蹭蹭地疯长。

夏天,竹影婆娑,竹叶茂密,我满心欢喜,摘下一片片,编织花环,快乐漾在浪漫童年里。

秋天,些许竹叶,不胜凉风吹拂,落下枝桠,带着丰收喜悦,承载农民们一年的希冀,落去依然好风景,欢度一年好时光。更多的竹叶,依旧盘在枝头,一任秋风吹,坚忍不拔,实有“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之不俗神韵。

冬天,即便大雪压满枝头,竹林依旧保持本色。不过,已然不是刚长出时的耀眼嫩绿,而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绿得质朴,绿得深沉。

苏东坡曾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确,竹是精神的寄托,是风骨的彰显。

竹杆修长,竹叶青翠,竹节鼓鼓,扎根坚硬的岩石,永远呈站立姿势,坚不可摧。其秉性,象征着永不屈服。这样的生命,怎不令文人墨客们尽情倾洒汁墨呢?

“竹生空野外,梢林耸百寻,无人赏高洁,徒自抱贞心”,“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风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历代诗家词人吟诵不辍,我不禁为屋后那片竹林骄傲了。

竹林,傲雪凌霜,长青不败,伴我走过了无数个花季雨季,幽曲的小径上留下我成长的足迹,撒落一串串欢快的笑声。

那年春天,潇潇春雨密密织,庭前桃树花盛开。只是,我寻不到那片竹林,寻不到我儿时的天堂了。屋后,断根残枝空悲切。

我久久站立凝望,像一株竹子屹立着,那一刻,我仿佛与竹子共沐细雨,在大地的一隅又一次邂逅。从此,那片竹林永驻我心,风刮不倒,雪亦压不断。

竹林今不在,绿海牵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