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何尝不是把爱都倾注在了我们身上,人的感情亦是丰富,而动物身上的感情也将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那一缕缕母爱终还是触动了我的心灵。
猫·执著
那是一场火势猛烈的大火,被大火燃烧的是座停车场,而停车场靠里的地方,还停着一辆装满了汽油桶的大客车,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种情况下,一名消防员听到了一声微弱的猫叫,随即消失,待大火稳定后,那名消防员四处打听,得知这座停车场内养有一只猫,半个月前刚生下了一窝猫崽,并且有人在停车场西边的空地上见到了两只猫崽,消防员摸索着,终于看到了一位手抱母猫的青年人和几只放在盒子里的小猫,而在猫咪被送往宠物医院治疗时,那青年人告诉了消防员母猫几次冲进火海救儿女的真相,消防员被感动了,我也被触动了。
大漠母狼·勇敢
一位猎人,有一次捕捉一只带着两只狼崽的母狼。起先,母狼略占优势,但因带着两只幼崽,渐渐失去优势。就在猎人快要捕到这三只狼时,母狼却突然转身带着小狼向沙丘上跑去,要知道,狼在沙丘上奔跑,速度会大大减慢,猎人愣了一下,随即追去,但下了山丘之后,两只小狼却不见了。当猎人带着被捕杀的母狼回家时,才发现了被母狼藏在脱粪下的小狼。猎人说:“那是他第一次后悔,杀了那么勇敢,聪明的母狼;那是他第一次落泪,而那也触动了我的心灵。
母亲·坚持
我想,大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这样的故事了,我也一样,但它仍触动了我的心灵。那是一位在废墟中的母亲,她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为几个月大的女儿撑起了一片空间,女儿安然无恙,而她却因双手过度疲劳而导致胳膊僵硬永远无法伸直。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触动了我。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无论是动物还是人,母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
唯书有色,艳比西子。唯书有华,秀于百卉。
�D�D题记
古铜色香炉里,袅起一缕青烟。静泡一壶清茶,坐观一池波幻。微光下斜倚一朵白莲,捧起手中书卷,有书相伴才不同。
缓缓翻开那一张张泛黄的纸页,斟酌着一字一句,古韵犹存,浸染入墨色之间。轻抿一口茶,细细品味,闭目微思。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谁在轻吟这哀伤的词曲,我循声步入一片花园。只见她轻倚一株桃树坐下,飘零的花瓣漫天飞舞。醉人的美景却映衬着她消瘦的脸庞。她轻叹一声,用纤细的手指翻阅手中古卷,脸上流露出抵不住的哀愁。忽然,她掩面轻笑,自语这书中也有如此有趣之人。眸中若隐若现着点点星光,有书相伴,桃花正香。
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我似乎又来到另一个地方,简陋的茅草屋。雾气迷蒙的南山。还有满地随风摇曳的菊花。淡墨色的菊花收敛着自己的光辉,轻舒花瓣,娇嫩的花苞,不染一丝世俗污秽。一人独坐于亭中,饮一瓶淡酒,不时望见又归来的几只飞鸟,露出会心的微笑。陶醉在这山间景色中。他趁一时酒兴,写下诗词,仰天大笑,又拿起手边一本古籍,细细翻看,孜孜不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与读书交织,有书相伴,夕阳正暖。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有这样一位女子:林徽因。在社会动荡的民国,一个弱小的女子酷爱读书,自小便养成如此习惯,且胸怀大志。在中国诗坛上以及建筑方面,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阅读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说的就是这个女子,娇弱的身躯,却有不凡的见识,有书相伴,晴光不倦。
犹记得,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常年待在图书馆中阅读,收集大量资料,不断积淀,终成巨著;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亲自上山采药、试药,查阅大量医学典籍,才得成果;宋濂幼时嗜学,却因家贫无书可读,借书抄书,并且拿着经书远赴百里求学,刻苦攻读,功成名就;诸葛亮不仅运筹帷幄,能决胜千里,并且饱读诗书,政治、军事才能突出,只为厚积薄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书相伴,生活才会不同。它如一盏明灯,为迷途航船指引方向,如一棵大树,为人们贡献绿色,它让一颗颗心更坚定,一个个生命更鲜活。
惟愿长留一卷书,相伴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