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眼镜,大约是最让我烦恼的事。如果上天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一定会说:“不戴眼镜!”如果上天非要把它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以前,我特别羡慕戴眼镜的人,觉得他们特别有学问,我还总是戴别人的眼镜,一戴就取不下来,过好半天才依依不舍地还给别人。我经常对妈妈嚷嚷:“我要戴眼镜!”妈妈就会严肃地对我说:“你要保护好眼睛,戴眼镜会很不方便。”我心想:戴眼镜多好,多有学问,妈妈为什么不同意呢?
现在,我戴上了眼镜,却再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我戴上眼镜后,妈妈命令我只能上课听讲时戴,这可把我害惨了。我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有一次,老师叫我去搬作业,我当时正在写作业,一听到老师叫我,我就赶紧过去,跑了一半的路,我发现眼镜忘记取了,于是,我又返回教室去把眼镜放下,再去办公室时,上课铃已经响了,等我回班时,下节课的老师说我迟到了,把我“训”了一顿。我平时在班里很高傲,从来没有被老师批评过,现在只有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要是当初我听妈妈的话,保护好眼睛,就不会惹这些麻烦了。这一整天,我都闷闷不乐。
还有一次,我提起来就脸红。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一进班,因为班里人多,很暖和,所以就在我接近班级大门的一瞬间,我的镜片上出现了一层白雾,我一瞬间变成了盲人,取下眼镜和戴上眼镜都一样,我就像一只小船迷失在茫茫大海上。我跌跌撞撞摸摸索索茫茫然然地挪进班,我真能感受到盲人的痛苦了,如果当初我老老实实听妈妈的话,就不会以有今天了!可人生没有后悔药,也没有后退键啊!唉,我真苦恼。结果,我在讲台上摔倒了,因为我穿着厚衣服,所以摔得并不疼,我赶紧爬起来,班里早就乱成一片,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倒的,笑得流出眼泪的,笑得拍桌子的,总之,教室里一片欢乐,像看小丑表演一样。我的脸一下子红得像成熟的苹果,尴尬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我只好厚着脸皮摸索回到座位上,心想:这个眼镜真讨厌,害得我在全班面前出洋相,唉!
我真是不听大人言,烦恼在眼前。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听您的话,不会以再走错路了,我保证!保证!保证!”
在这个科技文明时代,生活节奏凑得密麻,让人透不过气来。当我们以键盘轻敲文字,淡去的是汉字的挥洒激昂;当我们以时尚包装自己,忘却的是汉服的庄重;当我们以快餐满足食欲,抹掉的是汉食的甘美。
时代更替,人们不断迁徙,而汉文化在传承了五千年后归于宁静,点滴中传承。
汉字巍巍,疾书恢弘,是文化的烙印。汉字自炎黄二帝时开始传承,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篆、隶、楷、行、草等等,这些优美的线组成了中华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像是烙印一般的印在身上,直达骨髓。它们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秀美,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悲伤,更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细水长流。在这年复一年,时光荏苒、弹指千年的更迭中传递。
汉服袅袅,轻逸悠然,是文化的灵魂。自古汉服便是汉文化的命脉之一。社会的繁荣昌盛、思想的万流汇宗、艺术的进步发展以及科技的发明创造都蕴于其中。汉代曲裾、唐制齐胸襦裙、对襟襦裙、袄子、褙子、晚清旗袍等等,它们是美的表现,更是工匠的技巧展示:纺织、绣工、染色道道工艺,层层辛劳,织就霓裳羽衣。这不是现代的休闲装可以替代的。汉服的庄重、典雅不仅在于衣,更有饰、帽、履等。在年复一年、时光荏苒、弹指千年的更迭中传承。
汉食醇醇,饱溢清香,是文化的皈依。在中华文化中,吃是尤为重要的一项。而现在的菜系更是多样:粤菜、川菜、湘菜、扬州菜系等等。更有以中药材入膳,用时间熬制汤水。不仅口味极佳,连营养价值也极高,非快餐所能企及。而我所能见最为庞大的一种饮食习惯,莫过于广东人吃早茶。没错,就是吃早茶,干蒸烧卖,虾饺皇,冬瓜蛊这些极为常见,最为值得一说的还有各种老店,他们古雅淳朴,亦在年复一年,时光荏苒,弹指千年的更迭中传承。
汉字、汉服、汉食,这些不过是汉文化的冰山一角,经过五千年沉淀洗刷的汉文化,在更替十分频繁的今日,淡去了她的浓妆艳彩,仅为晨露中的处子,悄然静谧,亦幻亦真,映于叶畔,亦如宝石灼灼然。
科技是一种生产力的进步,带给我们物质的享受,也给我们机遇,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作用日新月异。但中华上下五千年,有些东西不可磨灭。那是根,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