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月亮作文10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35

从小,母亲就让我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从那时候起,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那时起,我就结识了月亮这一朋友。

中国文人偏爱月亮,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咏月佳句俯拾皆是。从“举杯邀明月,对影诚三人”,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再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其称月亮是一颗普通的卫星,倒不如说在诗人心中,月亮是一位知己,是一种意蕴,是一个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象征,诗人们将明月融化在心中,清辉与柔情交相辉映……

在诗人们看来,月亮就是一位知己,因此,对月抒怀就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诗人的笔下,月亮通常代表着诗人的情感体验,反映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因此月亮被赋予的外形内涵不大一样。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笔下,月光世界千姿百态,捉摸不透,既有“小时不识君,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天真无邪、想象丰富的纯真心灵,又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孤寂与悲苦。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只是因无论身处何处,人们所见月亮始终相同,于是月亮成为了李白寄托相思的凭借。

对于进士不第的张继而言,“月落乌啼霜满楼,江枫渔火对愁眠”正是他失意的真实写照:月亮渐渐西沉,一声声鸦鸣让静夜更静谧,江上起风了,吹得那岸上枫叶不停摇曳,合着那昏昏暗暗的灯光,与那阳光洒下的寒意交织在一起,经久不散。尽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苏轼仍将乐观豁达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月盈月亏中,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

因月亮易起相思,使她更多地成为爱怨情愁的象征,寄托了恋人之间的相思。欧阳修曾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晏几道也曾写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些无不阐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凄凉,明月在诗人眼里也只不过是惆怅的化身,是伤感的化身,是伤感的催化剂,也是相思的见证。

也许,在大多数诗词中,月亮都被赋予婉约的色彩,但也有时却也表现一种旷达潇洒。李白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彰显的则是诗人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洒脱的性格。再比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则表现的是一种高雅闲适、超群拔俗的境界。

月亮不仅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人生如流水,显得多么短暂与渺小。然而,不论时光怎么改变,不论天地怎样翻转,月亮依然是亘古不移的长久象征。张若虚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寥寥数语把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奈,人类渺小,月亮的永恒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月有阴晴圆缺”也突出了月亮具有运动的特征。所以,月亮既代表着永恒,又象征着运动。这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变的只是外表,不变的却是“内心”。

我想,这就是唐诗宋词中的月亮吧!很美,也很有温度,总能让读者常读常新,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每当我仰望夜空,看到一轮明月时,总会思绪万千……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看,那一闪一闪的星星,有开心的事,有愤怒的事,有难过的事……让我摘下其中一颗星星,为你讲述那件难过的事。

那一次,我们考了一张语文试卷,一直以来,我的语文成绩都不错,每次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次考试我有十足的把握,我心想: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好。

可是,我的心里又隐约有些不安,因为这几天,我并没有好好复习,而是一直在玩同学推荐给我的一个游戏。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可是有一天,我还是忍不住玩了起来。以后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就开始玩起游戏。我一直玩到吃饭,饭后又偷偷地玩着。这次考试会不会考得很差?我问自己。

开始做题了,试卷前面的都是基础题,要是以前,我总能自信地拿下这些基础分。可这次,我有好几个空都不会写。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我的心也越来越慌。终于,考试的铃声结束了,到了收卷的时候,我忐忑不安地把试卷交给了老师。

到了下午,老师叫我去一趟办公室。我心想:这次肯定是没有考好。我走进办公室,老师便把我叫了过来,老师对我说:“嘉乐,你这次语文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差?你上次可是考了97分的,这次却只考了86分,一下子退步了11分。你一向是个好学生,如果你下次还考得这么差,我也许得和你家长谈谈了。”我的脑袋一片空白,鲜红的86分仿佛在嘲笑我的贪玩、无知,我的心里难过极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玩过游戏。尽管如此,那件令我难过的事,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