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四处漂泊的杜甫,他不是天资聪颖的王勃;他不是文思如泉的王维;然而他却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他就是“诗仙”李白。
少年时期,他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青年时期,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中年时期,他赐金放还,各地交游,入仕求官,经历坎坷;老年时期,他安史之乱,流放夜郎,诗名如花,身处苦地。
李白的诗令我大开眼界。他的《夜宿山寺》体现了他对高楼的向往与喜爱。他的《望天门山》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他的《将进酒》表达了他感叹人生易老,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这首诗气势不凡,一气呵成,读起来十分畅快。诗歌开头就是浩浩荡荡的黄河奔涌而来的画卷,一下子使人眼界开阔,仿佛置身于汹涌的黄河岸边,怪不得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李白又借酒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安慰,大声高唱“人生得意须尽欢”和“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对李白来说,这还是不够的,他必须和友人一同开怀畅饮,才能达到欣喜陶醉的境界。这正是“诗仙”李白的不同之处啊。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李白。
当我郑重地翻完最后一页,我想,我真的被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或许,上天不会那么不公平;或许,我不会和鲁滨逊一样倒霉;但是,命运总是会突然把不幸降到一个人身上,谁都有可能,谁叫命运如此的捉弄人呢?虽然,我已经放下这本书很久了,但经常会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他就是一个航海家,一个伟大的航海家——鲁滨逊。
在1651年9月1日,一个不平凡的事情突然发生在了鲁滨逊的身上,一艘前往伦敦的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所有人都遇难,唯有鲁滨逊一个存活下来,只身一人漂流到荒芜一人的小岛上,他并没有丧失信心,便在岛上创建家园。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把船上的事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运到岸上,在岛上搭起帐篷,定居下来。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杆、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还曾自己创造过木船,在他睡觉时,木船竟被水冲走了。鲁滨逊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沙滩上有一个人的脚印,心里十分惊慌,他便跑到帐篷里躲了起来,三天三夜都没有出门,后来,他看到有一些食人族追着一个野人,便用抢打死了那些食人族,救了那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并让他成为自己的仆人,还教他说话,相处地十分融洽。后来,他们过了28年后才回到家乡,看到父母。
鲁滨逊,你教会了我,哪怕面对再困难的事情,也要保持一种乐观勇敢的精神;你教会了我,接受充满着困难和波折的生活,保持信心和自信;你教会了我,有非常艰难的事,也要不畏艰难,直面人生挫折。假如我被漂到了一个荒岛上,我还会像你一样,不畏艰难吗?不,不会,正是这点,我不如你,不想你一样伟大,勇敢,我只是一个软弱的孩子,难道就凭这点我不应该向你学习吗?学习你那充满斗志的胸怀,学习你那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习你那对热爱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