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就是一个“小书虫”,我和书的故事,可是数不清呢!
记得我的第一本书,是布做的小画本。小时候喜欢撕纸,好端端的书被我撕得七零八落。妈妈心疼呀!就给我买了一本小布书。内容好像是讲家人的,我学的第一个词“妈妈”,就是它教会的呢!它在我的成长中意义可大了,可惜如今早已不知去向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迷上了书。睡觉时,妈妈叫上好几遍也不听,直到妈妈发怒了,开始“河东狮吼”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脑子里却还都是书里的情节,睡觉也睡不好。
有一次,我动了歪脑筋,偷偷地把书和手电筒藏到被子里,趁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偷偷地看,每看一段就回头看看有没有人,心神不宁的。妈妈见卧室有灯光,想看一看,我听见了细微的脚步声,急忙把书塞进枕头底下,做出睡着了的样子。妈妈一看没灯光,以为自己眼花了,就回去了。我以为妈妈不会回来了,就放心地看了起来,渐渐地入了迷,连妈妈开门的声音都没听见,被妈妈捉了个正着,书被没收了,还被妈妈批评了一顿,但我依然很高兴,至少——我知道了故事的结尾。
你看看,我是不是小书迷。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书就是茂密的森林;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书就是浩瀚的海洋。哦,书啊,你就是我的生命源泉。
雨,是静的,是快的,是柔的,是冷的,但我,却最喜欢春天见到的那场雨,它,是美的。
三月的一天,下了一场雨,我静静地趴在窗台上,听着雨姑娘的演唱会。
抬起头,望着窗外,乌云密集。接着,一些雨丝慢慢地飘了下来,我侧耳细听,听见了雨落在水里的“沙沙”声,听见了雨打在塑料布上的“哗哗”声,再抬起头,只见雨好像慢慢在变大,落在屋檐上,顺着小水管慢慢地淌下来,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一滴、两滴……我渐渐沉醉在这音乐中,静静地享受着这大合唱。
雨又大了一些,小雨滴们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小伞兵,勇敢地从“乌云运输机”上跳下来,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哗哗,哗哗”,小雨滴们落在玻璃上,落在车棚顶,落在水塘中,落在花盆里。
哗哗,哗哗……雨越来越大了,小水滴们汇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洼,每当有车行驶过去的时候,都会激起一大片水花,“哗啦——”一声,小水滴们分手告别,各自去安家了:有的跑到了行人腿上,导致人家骂骂咧咧地走开了;有的又落回了小水洼,有的落进了别的小水洼里面,还有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组建了一个新的小团体。
“哗啦啦,哗啦啦”,雨下得更大了,雨滴从房檐上流了下来,连成了一股涓涓细流,落在地上。小雨滴们,立刻就变成调皮的小娃娃,蹦蹦跳跳地四处安家去了。过了半小时,大雨又渐渐小了,变成了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
最后,雨姑娘的演唱会结束了,天空渐渐放晴,它脸上还挂着一道美丽的鲜艳的彩虹呢!
我爱你,美丽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