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景物,不过在我心中最美的地方还是奶奶家的小院。
奶奶家的小院有很多美丽的景色。站在奶奶家的小院,往前看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春天的稻田绿油油的,像一个超级大的足球场;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变黄了,远远的望去又像铺成了一层金黄的地毯,可真是美极了。
小院的正后方是一条清清的小河,夏天炎热的时候,小朋友们会到河里打水仗、捉小鱼、摸虾。冬天时,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河又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溜冰场,孩子们在这玩的可真开心呀!
院子的左边是一个大大的果园,里面有枣树、桃树、梨树、柿子树等等。春天时果园开满了花,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院子的右边是奶奶的小菜园,里面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蔬菜。里面有好吃的胡萝卜、绿油油的青菜、嫩绿的黄瓜、长长的豆角、红红的西红柿等。每次放假去奶奶家,奶奶总会给我们的后备箱装的满满的菜,让我们满载而归。
我最喜欢奶奶家的小院,因为它带给了我许多许多的快乐和难忘的回忆!
“放假了!过年��!”这一次我又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元宵节做灯笼的活动。放假第二天,我便趁着心里那股热情做起灯笼来。
我和哥哥先去文具店挑选了我喜欢的四角宫灯架子,这次还特意挑选了大红色的贴纸。开始做灯笼了,我们先用红色的纸将灯笼的框架团团围住,以为这样可以不用一面一面地贴,能省掉不少时间,谁知这样围起来的纸早已皱巴巴的了,难看极了。妈妈看了一眼,直接让我们返工重做。我只好又把纸从框架上撕下来,这下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还浪费了材料,真是得不偿失啊!
第二次做了,这次妈妈也来帮忙了。我们将每一面的尺寸量下来,画在红纸上,再沿着线剪下来,分成四片,将剪好的红纸一面一面地贴上去,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将纸绷紧,哥哥将背面的贴纸撕下来,这次终于贴得平平整整,十分好看了。接下来是包灯笼四周的八条边了,我觉得全部用红色太单调了,就找来去年做灯笼剩下的金色纸,妈妈夸我想法不错,有新意。裁剪的活就交给妈妈了,每剪下来一条,我就和哥哥小心翼翼地贴上去,再用透明胶带固定一遍,这样再也不会怕时间一久失了粘性而散开来了。
最后,我们还把每个小细节都贴上金色的纸,这可真是个精细活,我可从来没有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埋头苦干,终于将灯笼全部包好了。妈妈欣赏着我们的作品,并未点头称赞。这时,我灵机一动,说:“今年是猪年了,我们可以把买来的小猪贴纸用来装饰灯笼呀。”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不一会儿,一只只可爱的小猪出现在灯笼上,我不禁自夸起来:“这个灯笼做得真棒啊!”最后,我在灯笼的四个角挂上了漂亮的中国结穗穗,一个充满喜气的猪年灯笼完工啦!
哥哥拿着我们亲手做的漂亮灯笼,恋恋不舍地说:“这么漂亮的灯笼能不能别交上去呀,这可是独一无二的灯笼呢!”是呀,这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是我们自己做的,通过自己动手辛苦完成的才会更珍惜吧。不过,当它被高高地挂在元宵灯展上供人们欣赏时,这个灯笼才做得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