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出去吃早饭回来的路上,在一棵白蜡树下看到了一只还没睁开眼的小鸟。
它浑身光溜溜的,红通通的,眼睛还没睁开来,看样子是刚孵出来没多久,它虽然闭着眼睛,但不停的张嘴,应该是在等待它妈妈喂食物。但可怜的是它不小心从树上的鸟巢里掉了下来,背上还有一个不小的伤口呢,看到它,我就对它生出一片怜爱之情,于是,我们就把它带了回来。
回到家,我把它轻轻放到了一张纸巾上,它的眼睛黑黑的,半睁半闭,浑身一点儿毛都没长,我不知道它吃什么,只好上网查资料,有的说可以喂牛奶,有的说可以喂虫子,还有的说可以喂小米,于是我就用针管抽了一点儿牛奶小心翼翼的放到它的嘴里,然后轻轻的挤了进去。喂完后我就用毛巾把它裹了起来,不一会儿,它就躺在毛巾上睡着了。
中午吃完饭,我就去休息了,直到两点多,我打算起来继续喂它喝牛奶,可是当我把毛巾打开时,发现它眼睛紧闭一动不动,我用手轻轻戳了戳它,它还是不动,这时候我一摸,发现它身体是冰凉冰凉的,原来它死了,妈妈说刚孵出来的小动物是最难养活的,我伤心极了,把它埋在了后院。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每个生命从出生到长大,这个过程都是艰难的,所以我们要珍视每一个生命,更要爱护自己的生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窗外残缺不整的月亮,我想起了故乡如玉盘般无暇的月亮。故乡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
故乡月是那么的圆润、硕大,如泉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澈。故乡的月,风情万种,适于饮茶,与君子谈天论地,也适于饮酒;和池塘中圣洁的荷花共醉。适于吟歌,与鸟儿轻快的歌声共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我总是好奇的想着:天上那个像大玉盘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水面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那个是月亮,水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会出现。我很爱水中的月亮,常常在有月亮的水边嬉戏,用小石子去朝月亮丢去。你看,月亮被我的小石子击中了。原本水平如镜的水面荡漾起了水波,月亮碎成了金,碎成了满天星。而顷刻间又复还。就像我时常恶作剧,奶奶那张永远不会生气的脸,正微笑地望着我。
小时候,乡村的明月是一缕炊烟拽起来升高的,是一管竹笛声悠悠吹圆的,是在满天星光下揉揉挂亮的。傍晚时分,西边的夕阳刚落下,东边的山坡上一轮明月便爬了上来。晚饭后,奶奶坐在凉椅上,我坐在奶奶的双腿上,奶奶搂着我,用她那因为辛苦操劳而全是皱纹、粗糙的手拿着故事书,映着月光给我讲故事。在月光下奶奶的脸显得那么慈祥和蔼,又是那么的饱经风霜,那么多的皱纹仿佛是他为家人而操劳付出的痕迹。一阵微风吹过,困意被微风吹来,我便在奶奶淡淡的讲故事声中睡着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永远怀着一份深情与感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永远的记住我曾在那成长的故乡;记住爱我像蜡烛般照亮我童年的奶奶;记住那一轮亦静亦美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