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东郊的桑葚好吃。这次,我们有机会亲口品尝,感觉真是名不虚传。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目的地。只见面前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横有几根竹竿,那就是桥了。溪对面是桑树林,可能是因为昨天刚下过雨,不少绿叶上还滚动着水珠,仿佛有人特意洒上去的。不看桑葚,光是这小桥流水,满眼的绿,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了。
走进桑树林,又是另一番景致。
桑葚千姿百态,缀满枝头:有的还没有成熟,像个小姑娘,躲在绿叶之中,偷偷地向外瞧;有的快成熟了,如同斗气的小伙子,涨红了脸;有的已经熟透,紫红紫红的,仿佛是那炎炎赤日之下辛苦耕作的农民伯伯的脸。一阵风吹来,桑葚摇摇摆摆,犹如在向我们问好。
踩过泥泞的小路,我一头钻进桑树底下摘了起来。我摘下一颗红得发紫的,放入嘴中轻轻一咬,汁儿就迸出来,甜甜的,一直甜到我的心窝。才吃了几颗桑葚,我的手指就变成紫色的了。更可笑的是每个同学的嘴唇都吃得发紫了,犹如魔鬼的血盆大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斗”,成果累累。特别是四年级同学,劲儿可足了,摘了好多好多。我们六年级同学见此情此景,打趣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乐得大家开怀大笑。
临走时,王老师让我们排好队,一按快门,留下了这桑林映衬下的瞬间。
书包里有我吃剩了的饼干,有我最爱的明星片,还有一盒水果。
从小学一年级起,妈妈天天早上给我带水果,什么苹果、桃子、大鸭梨一个也不能少,而我也天天吃那些水果,可在三年级时我改变了这几年的想法。
记得一次下课,我同样伸手向书包里掏水果盒,可我却连水果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我急了!把我那可怜的、狭小的书包往地上一扔,“啪”的一声,水果盒被甩了出去。同桌用轻蔑的眼神看了一眼地上的书包,又拾起水果盒,“切!不就是一盒水果吗?用这样大发脾气!给!你那一盒水果也真是“丰盛”啊!桃子都变黄了,苹果也是,真恶心!”她小声嘀咕道。我气得要冒烟了,一下子抢过我的水果盒。
可是,里面的水果真的不像刚刚切时的新鲜了,苹果、桃子真的泛黄了。虽然我已经习惯泛黄的水果,但还是抵不住她这样说我。想想她的眼睛,想想她的语气,想想她那令人厌恶的样子,我不禁看了看旁边儿静静地在桌子上躺着的水果盒。
次天吃饭的时候,我不好意思向妈妈说不想再带水果了,于是一直把水果盒藏在书包最里面的夹层里,下课后我快步走进教学大楼后,一下子把书包放在地上,把里面的水果盒拿出来,把盖子打开后,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大爷在一旁看着我,吓得把书包背在了身上,不顾一切往前冲。到女厕所后,我把水果盒里的所有水果倒入了黑色垃圾桶里。倒后,我站在原地不动,仿佛定在了那里,我有一种罪恶感涌上了心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这种行为我一共坚持了六个月,六个月!什么概念!
一天早晨,妈妈照常的早起,在厨房给我削水果。突然,她小声地叫了一声“啊!”手中的刀一下子从手里滑落,鲜红的血液马上从手指流了出来。她故作坚强,只是用手纸简单地包住了伤口后,又继续给我切水果。
我突然意识到,妈妈每天辛辛苦苦给我切的水果就这么被我扔掉了,这扔掉的哪是水果,那是……
从此以后,我不再扔掉妈妈给我切的水果了。我知道,那不仅仅是一盒普通的水果,那些水果凝结着的是妈妈的心血啊!
看着书包里装着的水果盒,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