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准备去实践基地,虽然我们在小学时去过两次,但这并不影响这一次我们激动的心情。
很快,我们来到了实践基地的门口,一种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刚下车,我们再一次走到熟悉的大门前,走进熟悉的走道,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们不禁再次回忆起小学的那段时光。
在一天的课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就是学习怎样去做风筝,在进入教室以后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风筝的历史,告诉了我们风筝的起源和一些有关风筝的诗句。然后发给我们材料教我们如何去做风筝,老师教得很细心,我们听得也很认真,全班没有一个人在乱讲话,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亲手将自己做的风筝放上天空。
不一会儿,风筝做好了,我们排好队,带着自己的风筝出去试飞,正巧,这时来了一阵风,手中的风筝像个淘气的孩子试图从我的手中挣脱,我一小圈一小圈地拉长绳子,可风筝飞得并不高,于是放开拉绳子的手,任凭风筝越飞越高,但风筝在飞高的同时,也左右摇晃得厉害。忽然,风筝一头栽倒在了地上,我吃惊地看着这一切,刚才还高高飞在天上的风筝,怎么一下子落了下来?我总结了经验,原来是线放得太快风筝上升的速度跟不上,所以风筝没有力量束缚才坠地的。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风筝线一点点拉长,不一会儿,风筝便像刚才一样飞了起来。
慢慢的,放飞风筝的人越来越多,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做人做事只有一步步慢慢来才可以成功。
你还记得儿时懵懵懂懂却生活得无忧无虑的那个你吗?读懂童年,“读”时的我们身在其中却不以为然,悠悠的度过了那段最美好的时光;“懂”了的时候,我们是在回忆里,心头是甜的,抬了头,心里却在发痛,那是种难以言喻的留念。
翻开记忆的长卷,字里行间都是稚嫩的,纯朴的。尽管有时候有些事看起来很傻,但仍是觉得那么美好。
五岁那年。我和爸妈正在回家的路上。路边有田,有山,白色的雾轻轻地笼在离地两米上的空中,像给那田盖了罩子,给那山戴了帽子,路边的房子也被雾绕住了半个身子。我心里想:今天雾这么大,一定是有仙女下来了!
“爷爷!”我下了车冲进屋里,大声喊着。爷爷惯性一把将我抱起,用他那长满了胡茬儿的下巴轻轻地蹭我的额头,把我逗得咯咯地笑,还笑着说:“痒不痒啊?”奶奶从灶房里出来,手中端着一盘雪花粑。哈哈,嘴馋的我早就闻了这香味儿,三两下跳出了爷爷的手臂,迎向奶奶。“哎呦,慢点慢点,烫手呢!”奶奶加快脚步避开了我。雪白的糯米糍上融进了芝麻的黑色花纹,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香味,啊!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那熟悉的味道仍是记忆犹新。
吃过了饭,爷爷带我上田择菜。那雾依旧轻轻地飘着,荡着,仿佛还在留念什么,不愿离去。整齐的田垄上都是些干净、湿润的泥土,散发着阵阵来自大自然的清香。我蹲了下来,捡起一根木条,用那双稚嫩的小胖手在田垄上画起了画。这时,一直黑色的虫子爬上了我的小白鞋,我大惊,叫道:“爷爷,有虫子!”爷爷笑着蹲了下来把我抱住,轻声说:“怕虫子?”爷爷将虫子放在手心,“怕什么呀,你看这小虫子多可爱呀!它是喜欢你的小白鞋才爬上来的呢!”爷爷的话仿佛拥有着魔力。我接过小虫子,将它放在手心,对它说:“小虫子啊,原来你是喜欢我的小白鞋呀!可你到脚太小了,是穿不上去的!诶,你今天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雾吗?哈哈,因为今天有仙女下凡来了……”
雾,散去了。童年,也结束了。
也许,童年就是这样吧,这些美丽的往事,在这后来的日子里,慢慢沉淀成心中美丽的画卷。在回忆里,我才明白,童年,就是在坎坷的一生中用来留念的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这辈子,大概要一直这样感念那段遥远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