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单艳开,今年12岁,身高152厘米,体重56。5公斤。小小年纪,烦恼却有一大堆,不妨讲给诸位听听,看能不能帮我分忧解愁。
俗话说得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现在的人们才不管什么淑女不淑女呢,套用一句我班女同学的话来讲就是“怎么变,都要瘦,怎么瘦,都有型!”同学们都说我胖,亲戚们老称我“丰满”,意思可想而知。于是,我决定为了“公众形象”,减肥!
首先,我决定不吃早饭,直接进教室,但无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进了教室的我真是“饥寒交迫”,到第三节课脑子一片空白……吃中饭时,狼吞虎咽的。老妈问:“怎么回事,吃那么多?我说:“没吃早饭啊!”“怎么能不吃早饭呢?”老爸语重心长地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你们老师没教过你吗?”
此路不通再找路。早上跳绳100个,下午跳绳100个,每天晚上吃完晚饭让老妈陪着去体育场散步。但一个学期过去了,我还是那么重,这个所谓的“苗条主义事业奋斗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我还有一个烦恼,就是我的小眼睛,上课时经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使我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怪当初看了太多的漫画书。一到节假日又一整天一整天的看电视,一遍又一遍玩电脑游戏。最后,我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不再没日没夜地打电脑、看电视,只有到了双休日,才开一个“口子”,但也规定了时间。漫画书则全部交给了老妈,可惜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效果却不明显。
总之,我十分烦恼,不知你们有什么高招来帮帮我。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师生交往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礼貌的。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学堂里问先生一个字音,他走到先生身旁大声说道:“哎,我指的这个字怎么念?快告诉我。”先生见这个学生如此无礼,不仅没有理会他,还将他赶出了学堂。不久后,这个学生又回到学堂,轻声说道:“先生,请您看一下,这个字怎么读?”先生见他有所悔改,便拿起笔来,仔细教他。这就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在一家超市里,一个中年男子由于没有掌控好购物车的推速,在结账时碰伤了前面一位大学生的手臂。男子见状连忙说道:“对不起,我没有控制好购物车,不小心把你碰伤了,你没事儿吧?”大学生微笑着说:“没关系,擦破一点皮,我没事。”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一次,老总讲自己的水杯放在助理的办公桌上,助理拿笔记本电脑时无意间碰碎了杯子,当他连忙向老总道歉时,老总认为自己把水杯放在别人的桌子上,是自己的不对,向助理致歉。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话语,不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举了那么多礼貌的正反例子,由此可知,礼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善用礼貌,那么这个世界上就能够少一些纷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