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一直是同一个同桌。虽然每天过得都一样,但他总能给我带来不同的乐趣。
三年级的一天,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去跟我的伙伴疯,而是和朋友们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突然,我的同桌凑了进来问:“呦!几个小姐在谈什么呀?”我看了他一样,说:“难道你不怕自己考不好吗?今天就要发卷了。”
“啊!我好怕怕呀!”同桌一边做着害怕的动作,还一边笑着说:“你还怕你考不好?你不要总担心。我能考及格就不错了。”我冷冷地说:“你是你,我是我,我就像考高分怎么了?”看着恼羞成怒的我,同桌神秘地说:“我听别人说我们班上只有两个考一百的。”我一听,紧张极了,心想:只有两个一百,我肯定没有了。同桌看见我垂头丧气的表情,便说:“我敢肯定你能考一百。”我听了,有些疑惑地问:“你看过?”“没看过,”他说,“但我肯定你是一百。”
发试卷了,我仔细地听着每一个名字。终于报到我了,老师用慈祥的声音喊道:“王梦玉,一百。”场下立刻传来一阵掌声,我害羞地走了上去,在我领试卷的时候,我隐约看见了在拼命鼓掌的同桌。我回到座位上,同桌向我祝贺道:“恭喜你啊!又是一百。”这时老师叫到了他的名字:“鑫,不及格。”同桌慢慢地走向了讲台,领了试卷。他并没有伤心,而是乐观地说:“嘿,我的乌鸦嘴怎么这么灵?下次我也说自己考一百,说不定真的一百了呢!”
这就是我乐观的同桌,因为有了他,才让我的生活更精彩。
我喜欢看书。我曾经读到过一本书,书名为《棚车少年》。这本书讲述的是四个孩子一起探险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勇敢、坚强并果断,他们一起克服困难,探险成功。
与这本书结缘之前,我是一个害羞、胆怯和内向的人。我一直不喜欢与同学交朋友,不善于表达,在学习上不积极主动,上课时几乎不举手发言。那个时候,我只有在家里才“生龙活虎”,一到外面就立刻变得“死气沉沉”。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小学2年级时班级里一个男生给我一张请柬,邀请我参加他家里举行的圣诞PARTY,那时我很害怕,我不知道在那种场合我该怎么做,该和别人怎么聊天,于是我做了一个现在想想十分后悔的举动:我竟然直接告诉他我不去,还把请柬退还给他。爸爸妈妈知道后都对我直摇头。妈妈甚至怀疑我是否有自闭倾向。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棚车少年》,故事里的四个孩子感染了我。阅读时,我一直与他们对照:他们年龄都没我大,但是他们更招人喜欢;他们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而我却懒于观察,不求甚解;他们乐观、积极、阳光,而我是自卑、孤僻、内向……在阅读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要改变一下自己,去和同学们交往、让自己更合群呢?我是不是也应该积极主动为班级或其他同学做点有意义的事呢?
读完这套书后,我决定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我开始悄悄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变得外向、阳光。首先,我开始尝试与人交往,同学给我发生日聚会请柬我就去参加、同学邀请我去他家玩我不再拒绝,假期里主动和同学一起到街道参加志愿者活动。在课余生活中,我有时会和同学们开开玩笑,有时会和他们聊聊天;对于同学之间的摩擦碰撞,我用言语轻而易举地化解。在课堂上,我鼓励自己勇于质疑,大胆提出疑问,积极举手发言。我也开始慢慢融入班级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班级或学校争光添彩。于是,慢慢地,我在同学中有了几位知心好友。四年级时,我被同学们推选为中队委员,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还被同学们推选为大队委员。
两年的班干部工作也让我变坚强,乐观,对于不平等的待遇、不好的运气和糟糕的处境,我会以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它们。我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学习和生活都变得更美好。
总之,通过这套丛书,我渐渐改变了自己,我乐观,大方,开朗,进入中学后,我很快融入这个新集体。我觉得快乐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