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就这么一个字,却魅力无穷,它记录着人生的美好与欢喜。可我每次看到这个字,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
星期六的下午,我在书店看书,疲了,倦了,就靠在书柜上闭目养神。直到天上出了一道道红波,我才想起回家。跨过一条平坦的马路,家就到了,这时出现了一个老爷爷。
他穿着灰色的衣服,头发已经花白,满脸的皱纹,诉说着生活的沧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两条腿像生了锈似的,老爷爷只能靠两根拐杖,一挪一挪的向前行。
我先走到马路边,老爷爷停了下来。这是个路口,来往的车辆多,虽有人行道,却没有红绿灯,老爷爷左右张望着,并没有立刻穿过马路。我看着老爷爷,老爷爷也注意到了我,我冲着老爷爷有点儿窘迫地笑了,就表示对他的同情吧!
老爷爷和善地问我:“小朋友有什么事吗?”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不上话了,就结结巴巴地说:“没,没什么事儿。”
老爷爷又对我笑了笑,我可以从笑中读出来,他显得有点儿失落,我也明白了,我应该扶他过去。
我走到了家门口,想进去又忽的停住脚步,看着那努力前行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余晖中。我笑了笑,向着那个背影行着注目礼,就算是补偿吧!
老爷爷的笑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定会记住这笑,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埋下一颗种子,雨露将其唤醒,雨露伴其生长,雨露陪其老去。当它消失的那一刻,它也会化作千万雨露去滋养万物。
小时候,每到晚上,我就会提上一把椅子,跟着同样提着椅子的爷爷奶奶匆匆出门去了。去干什么呢?去听戏!每年三月到九月都会有不同的戏班子来到镇上公演。年少的我虽不是十分了解戏的内容,但看着一个个画着花脸的角色在台上跳来跳去,也觉得十分有趣。去年,我时隔多年,再次随奶奶去听戏,这回我听懂了戏的内容,那部戏叫做《秦香莲》,讲的是一个负心汉为荣华富贵而抛妻弃子的故事。台上的角色有哭,有笑,表演到精彩处,我不禁拍手叫好;情节发展到低潮时,我不禁也跟悲伤起来。
奶奶告诉我,在他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戏班子到这里演出了。戏的内容是老百姓在漫长与勤劳岁月的日月轮回中,所形成的一个个流传千古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都是惩奸除恶或追求美好爱情故事的,内容都是乐观向上的。那时候,戏对于奶奶那一辈人有着极大的意义,引领着他们那一代人健康成长、激励着他们的努力耕作。
我对戏的感情虽比不上奶奶那一辈人的痴迷,但也是喜爱至极的。戏对我而言,就是雨露,一直都在滋养着我的生命之树。当我失意时,一曲小戏令我振奋;当我伤心时,一曲小戏消我心中万千愁;当我迷茫时,一曲小戏又像灯塔一般,指引我归航。
我想,当我有儿女的时候,我一定会告诉他们爸爸与戏的故事,若有机会,我也一定要亲自带他们去听一出戏。也让他们回味一下这戏中的人生,让这雨露也滋养他们的心头。这样也算是对戏的一种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