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宁静的假日,我和表哥在老家的田间散步。
看着老家门前久违的树,呼吸着带点儿稻香的空气,欣赏着草丛中的鲜花,我们来到一条水沟前。“唉,这条水沟在我们小时候不是有一座独木桥吗?”当表哥说出这句话后,我猛地一怔,然后思绪穿越了时空……
“快点快点,我带你去我的秘密基地看看”,这是表哥的声音。“真的吗,什么秘密?”我的声音非常稚嫩。哦,原来是我们小时候。我缓缓地睁开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的双眼,迈着蹒跚的步伐跟在表哥的身后。
树上的乌鸦叫着,要是大人肯定又会说什么不祥之类的话了。而我和表哥在草丛中的小道上,时不时摘一摘花,时不时踢一踢草,对乌鸦给我们的忠告毫不理会。
“诺,过了这条独木桥就到了。”表哥双手插腰,用眼神指着桥对我说。我看到这桥后,有些害怕,但又不想表现出自己的胆怯。我犹豫着,感觉自己冒出了冷汗。不,一定是太阳太热了。“不敢了吧,嗯,看我的吧!”表哥走上了桥,又稳又快地走到桥的另一边,并向我招手。我鼓足了勇气,双手平展,像小鸟张开翅膀一样,摇摇晃晃地走在桥上。嗯,我能行,快了,快……
“啊!”我大叫一声,一种坠入深渊的恐惧袭来……
我被表哥成功地从水沟里“打捞”了起来。看着浑身湿透的样子,我吓得哭了出来。“衣服都湿透了,回去妈妈会骂的,怎么办?”我哭着对表哥说。而表哥却毫不在意,“不用怕,诺,为了拉你上来我不也湿透了?你回去后就说是你为了拉我才湿的吧,这点儿小事哭什么。”我从小就对做错事有很深的恐惧感,但当时听到表哥的这番话后竟如释重负,并且对表哥十分感谢。回忆到此,我笑了起来。
表哥看我笑,十分不解地看着我。“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这里落水的事吗?”我问表哥。他怔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哦,是你为了救我而湿透的那次吗?”
我会在泥泞的路上,留下最深的脚印。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中三年,脚步匆匆;初心不忘,不负流年。
初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脸庞,满脸稚气的我,在晴空丽日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小学升入初中,踏入了永丰中学的校门。
初一,刚进入中学,我很茫然,很孤独,进入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
慢慢的,我逐渐适应初中生活,习惯了每天八节课,习惯了七门课程,学会了与班上的同学打交道,学会了大胆向老师问题目。
晚上,我坐在桌子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数学试卷。看到上面的一道道难题,在草稿本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算不出来。哎,要不明天早上“借鉴”同学的算了。走出房间,看了钟表,时间还早,要不要再想想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算把题目做出来了,我感觉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虽然只做出一道题,但是我更笃定自信了。
成长,这两个字,一看很孤独,连偏旁都没有。
初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初二面临生地会考,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忘记了的内容,你提醒我,我提醒你。与伙伴们一起背诵重要知识点,天天模拟考试,刷了多少套试卷已无法计数。虽然每天放学回家精疲力竭,但是我感受到了一种战胜自我的快乐,并咬牙坚持,学到了不少,也成长了许多。我坚信:皇天不负有心人。
时间过得真快,生地会考考完也快一年了。在初二,我分明发现,自己变得更有恒心和毅力,更加沉稳,也更有责任心。
成长,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
初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初三,我十四岁了。离中考愈来愈近,只有50来天了。同学们都进入紧张的复习中。上课,聚精会神,生怕漏听了一个知识点;下课,背诵、记忆、做题目。不会的,先思考,再不懂,问老师,问同学。偶尔跟同学们打打闹闹,调侃开玩笑,有时会生气,会误会,但过后不久,又握手言欢,和好如初。
体育课,我挥汗如雨,1000(800)米中长跑、往返运篮球、立定跳远,三个中考项目持之以恒地练习,自我感觉离满分越来越近。
每天八节课,再加晨读、午自习、晚自习,让我没有了偷懒的借口。从此,不敢懈怠,仿佛看见,胜利的大门正渐渐朝我打开……恍然大悟,初三虽然紧张,但生活丰盈充实。
哦,成长,就是努力坚持之后的恍然大悟。
总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蓦然回首,时光流过了十四年。十四年中,我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清晰模糊;经历过的事情,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懂得:想要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就得超越自我,内心强大,含泪奔跑……我们每一秒钟都在成长,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初中三年,我学会了,成长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