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心雀跃作文10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14

云淡风轻,斑驳了岁月的痕迹,流光回转,抹不去心中最质朴的记忆。在山东临沭的羊肠小道旁,竖立着一间间充满文化底蕴的老房子,那对老夫妻的手艺,雀跃了我的内心。

临沭,因柳编而文明,漫步在青苔漫长的小巷中、石块上,享受着传统手工艺的清芬。随缘走进一家工艺品店,与柳编撞个满怀,红棕色的木屋,满是木的清香,柔情似水。古色古香的柳编。店中摆满了柳枝编成的各种工艺器皿,还有小巧玲珑的装饰品,轻执一件,它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辉,每两条柳枝间缝隙均匀,交织的纹络有种浑然天成的和谐之感。柳条原本单一的色调也被纯净的釉蓝或是沉稳的浑棕。放眼望去,仿佛每一种柳编织成品都是在阳光下闪着光芒的金子,而这一屋,变成了那引人耳目的宝库。

在纯朴好客的店家指引下,来到了匠人的小屋。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正将柳条编织成工艺品。老夫妻后面是散落一地的或是编成捆的柳条,也有老夫妻经手的堆积如丘的柳筐。他们低垂着眼,神情悠然自得,柳条在他们的指尖蹁跹流转,似蝶在花丛中飞舞,似鸟儿灵巧地拍打翅膀,这应该是一种天生自来的默契。这一种无言的默契即是缘分,亦能伴随一生,亦是匠人惆怅的寄托。须臾,一件完美无瑕的柳编织品便浮于眼前,暖人的微笑爬上了老夫妻布满皱纹的脸上,仿佛这就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眼中闪烁着对柳编与传统手工业的热爱。

暗香浮动,柳条在老夫妻的指尖穿梭,诉说着匠人的故事,柳条将在夫妻的一切都承担起来。四十余年,这对老夫妻坚守着一份匠心、一份传承、一份中华的美好品德。四十余年,日复一日,他们将纯粹的感情投入到柳编中,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心灵憩所。四十余年,与柳条相伴,他们盼儿归来、传承柳编,却又拦不住儿女闯天地的一番热血,他们有一颗经过时代变迁却仍热血沸腾的心,更有一颗经得起沉淀的心。他们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趁着自己还年轻,将柳编——中国著名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弘扬中国伟大而又不朽的文化,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文化是最美的!

我凝视着老夫妻,他们正享受着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自动化大趋势下,机械的批量生产与质量确实高于手工艺。但是他们仍能用灵巧的手工点亮中国,使异形异色的工艺品充满人情味。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并不需要机械批量生产出来的那样冰凉。手工艺人们以热爱为笔,以信念为墨,化执着、爱国为纸,写下千古名句。手工艺人在我们的心中盈添了雀跃。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沁人心脾,与一丝的温暖和情谊,他们为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独流清香微澜的平静,一缕清香飘渺其间。如今,再度忆起柳编,忆起那对老夫妻,将雀跃置于心中的最深的角落。

昨天,我看见妈妈正在包饺子,每次包饺子都是妈妈一个人,因为我们都不会包,妈妈厨艺非常棒,什么饺子包子,各种美食都不在话下,看着一个个饺子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整整齐齐的立在案板上,就像操场上队伍排列整齐的我们,我觉得特好玩,感觉就像玩橡皮泥一样。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包饺子”,“好啊,今天就让你学习一下,你先去洗手,再把围裙围上”。

妈妈把擀好的饺子皮递到我的手上,我小心翼翼的放在左手,右手挖了一勺馅,放在饺子皮的中心,然后把饺子皮对折,再慢慢捏拢,轻轻地放在案板上,咦,怎么躺下去了,扁扁的,不像妈妈包的有褶子,还能立起来,妈妈看了一眼说:“可以,能捏住就算不错,再试一个”。我信心满满的又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好馅,对折,捏拢,怎么捏着捏着馅都出来了,我把馅往里面塞了塞,不管三七二十一,使劲一捏,什么黏糊糊的东西沾我手上了,原来饺子皮撑破了,馅露出来了。妈妈笑了笑说:“馅放的太多了”。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有了,我又拿了一张饺子皮裹在外面,就像给她穿了一件厚厚的外衣,心想,这下我看你往哪跑,好不容易弄完放在案板上,它的样子太丑了,又大又胖,外面沾满了馅,脏兮兮的,我都不想吃,谁还有食欲呢?我一下子没了信心,感觉好难包,妈妈一直鼓励我,慢慢来,一定会包好的,接着我又拿起了饺子皮继续包,虽然没有妈妈包的好看,但我已经掌握了放多少馅,再也没有破皮,不知不觉已经包了十几个。

终于等到饺子要下锅了,我对妈妈说,我要吃我包的饺子,妈妈单独把我包的饺子下了一锅。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大家都夸我包的不错,心想: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学会做饭,等到将来有一天,家人可以分享我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