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妈妈要做午饭,可是冰箱里没有菜了,家里也没有酱油了。妈妈因为手里还有活,就给我20元,让我下楼去买酱油和青菜,并说:“菜你可以随便买,你喜欢吃的就好。”
我穿好鞋子,就去小区下面的菜市场买菜和酱油了。
去菜市场要经过一间食品店。我抵挡不住那些美味零食的诱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间食品店,拿着妈妈给的钱,买了3包薯片,一边走,一边吃薯片。
走到菜市场的入口,薯片也吃完了,看看口袋里的钱,只剩下8元了。心想:这些钱只够买菜了。于是,我随便买了几样菜就去结账。结完账,我看了一下账单,刚好8元钱。我把菜装进袋子里就提回家了。我回到了家,妈妈看了我提的袋子里只有菜,没有酱油,问:“不是叫你还买酱油吗?酱油呢?”我马上编了一个谎言说:“这不是快到春节了吗,菜都涨价了,所以20元不够呀。”
妈妈可能闻到了空气中有薯片的香味,叫我把账单拿出来。我老老实实地把账单给了妈妈。妈妈看了账单,这些菜才8元,问我另外12元哪里去了。我乖乖地把事情说清楚。妈妈很生气,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过了几天,妈妈给我10元去买牛奶。去买牛奶的路上又经过那家食品店,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连看它一眼都不看就走过了,把牛奶买回家。妈妈看到我只买牛奶,夸我长大了。
如果要问我长大后要干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作家。
小时候,妈妈在家里堆了许许多多的童书。有的讲音乐史,有的是寓言,还有的就是童话。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文学。读幼儿园时,我的老师每天都会读故事书给我们听,这使我对文学的喜好更上一层楼。
可是那时我只接触过绘本。而真正开始学习语文是上了小学后。我记得刚入学时什么都不懂,毕业时却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这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她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却十分有效。我们班上的同学很快又被文学的魅力吸引了,甚至有时一提笔就开始创作。
当然,文学的阅读习惯还是要靠自己培养的。因为我一直从小喜欢看故事,迈入文学的大门并不难。在英语老师的鼓励下,我还读了《傲慢与偏见》,读了《简·爱》,读了《哈利·波特》……在同学的影响下,我接触了琦君,结识了秦文君,认识了茅盾……
读了精彩的篇章,自然会想要创作。先从同人文开始,慢慢地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物,写成一部故事……成果总是让人惊喜的。
但是,有时读书或写故事时,会想半途而废。然而,继续读下去、写下去,说不定会找到令你意外的结局或灵感。每一部作品、每一部书都会有一或多个亮点,等待你去发现。
文学不只是让人欢乐,还令人创新、让人发现。在文学中,一切都是可能的;沉浸在文学中,令人有无限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