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话情长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部饱含亲情的家书,他更是家长与孩子共处的经典范例。
相信看过此书的人们都会发现,这是一本“神奇”的书!音乐方面,我们可以从贝多芬、肖邦的名字中了解各种各样的世界名曲;语言方面,我们又因傅雷是位学贯中西的作家而得福,可以学到不少中西方文化甚至英文单词……
当然,重点不止以上这些,最重要的是,傅雷作为一位父亲,对他的儿子傅聪的感情与态度,与常人大有不同。
傅雷是一位沉着、理性又富有智慧的人,在平日里,他永远以朋友的身份与傅聪进行着书信往来,谈人生,谈艺术,谈古今,谈哲理……他那富有智慧的大脑常常令我在读书时击节称赏,忘我地大叫一声:“哇!怎么这样有远见?”当他听说儿子每天在异国他乡独自练琴八小时,他便告诫傅聪要把心态放平,放松下来才会有更好的收获;当他听说儿子将面临考试,他便劝说他不要再没命地练琴,保持身体健康才能超常发挥;当他一天天写着信,却收不到傅聪的回信时,他便立刻心急如焚……
在某一封家书中,傅雷终于收到了傅聪的回信,他说:“多少天的不安,好几夜三四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天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封信与第七封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由此可见,精确数字的背后,是傅雷的认真,严谨的性格体现,更是一位父亲望穿秋水般的思念与牵挂。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傅聪一定很感谢他那如师似友的父亲吧!我想。
只要选择正确,坚持不懈,命运通常掌握在自己手里。
——题记
命运,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话题,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但我认为,只要你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轻易言弃,命运就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有些人面对多舛的人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最终滑入痛苦的深渊;而有些人却倔强不屈、勇敢抗争、坚持不懈,终于站成生活的强者。
奉系上将张作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但他不甘现状,勇于挑战,先是投身绿林,势力壮大,然后协助清廷剿灭土匪,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最终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毛泽东出活在国难当头、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年少时便立下拯救国家的鸿鹄之志。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彻底改变国家命运的一代伟人。
乐圣贝多芬失聪后靠着感受钢琴振动,顽强创作,谱出了《命运交响曲》,震惊世界。
居里夫人百折不挠,夜以继日钻研实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一举成名。
无数先贤告诉我们:坚持真理,不轻言放弃,才能睥睨困难、把握命运、走向辉煌。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得国破家亡;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只图花天酒地,终成笑柄;闯王李自成定都后不问政事,最终被吴三桂打败;清政府闭关锁国,安于享乐,让异族打破了国门。这就是放弃了真理,丧失了斗志的可怕结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但只要有掌握命运的勇气和决心,“蜀道之难”也会攻克。
做一个敢于并善于把握命运的人吧!只有不屈者,才能产生智慧,产生勇气,走出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