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让我对剑桥大学产生了深深地向往……
带着欢喜的内心,从伦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剑桥镇。漫步在骄阳下,道路两旁充满欧洲风情的建筑令我陶醉。居民住宅、街边小店、教堂古堡,为整个剑桥镇平添了一份独特而典雅的魅力。步行半晌,剑桥大学身影渐渐清晰……
一路款款前行,一泓碧水映入眼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几多灵动,几多深情。阳光映照,微风拂过,湖面上粼粼的波光好似铺满碎金,青葱的绿草铺就了整个河岸,几头老牛惬意地吃着草,一位长发及腰的少女娉婷而立于河边。
沿岸一棵棵不知名的绿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姿,阳光慈爱地从树叶的缝隙里穿行而过,透过千万缕枝条,筛下斑驳的密影,伴着柔和的东风,好似一个天然的彩棱镜,在大地上变幻莫测,似乎在回馈如此美好的生活。
撑一叶扁舟,擎一支长蒿,沿着河流溯寻。撑船哥哥站在船头,用力将长篙插入水中,推动船行进。他一边熟稔地撑着船,一边给船上的游客讲解着康桥、剑桥大学,那自信的语言、自若的神态,无不透露着骄傲和自豪。
行船五分钟左右,眼前一座木头桥万分夺目。它构独特,全桥都用笔直的木头与螺钉修建,材料少,但是十分结实。据说这座桥是牛顿的徒弟主持修建的,已经在这河水上守护了250余年,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沟壑。他目睹了剑桥大学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莘莘学子勤奋刻苦的身影,现在的它依然保持一种矜持而坚定的态度守护着这片净土。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桥,但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极富诗意的“康桥”。曾经徐志摩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将他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对眼前难以消减的苦闷、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桥身全部用深黄色的石头砌成,弯弯的桥洞与水面相接,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椭圆。这种自带光环的迷人气质与魅力,华丽而不庸俗,简朴而不单调。站在桥下,感受时间悄然划过,静好的岁月藏在石砖的缝隙里。看看眼前的石桥,想想徐先生的诗,原来一切的怅然、迷茫、不舍都是因为别离……
新学期新打算,转眼间,一个暑假的光阴一瞬即过,又是一个新的学期,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学习旅程。
暑假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妈妈一起历经千辛万苦,通过了钢琴九级,那些日子,磨练了我的意志力,让我明白了做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在七月底,我还通过一次中国北方的旅行,了解了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南方细致,北方粗犷;在内蒙古与俄罗斯交界处,我们参观了高大雄伟,庄严肃穆的国门,也参观了象征中俄两国永远和平的中俄友谊桥以及界碑;在东北,我也第一次了解了日军侵犯东北那段值得让人牢记的历史,以及从古至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中华民族共同进步、相互切磋,从而使古中国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温馨场景;在满洲里的套娃广场的晚会上,我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蒙古人、俄罗斯人)不同的文化色彩;“吃喝玩乐”,外出旅行还是少不了美食,北方的铁锅炖,各种各样美味的菜肴,都让我难以忘怀。当然,作为一个学生,首要任务还是学习,通过这一暑期的学习,我的英语、数学都增色不少。
虽然我的暑假过得充实,也过得快乐,但是,我发现我的身上也有不少缺点:俗话说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尽管我“能挤”的时间很多,上数学课的课前、课间,中午吃饭之后……但因为我太贪玩了,这些时间都被我白白浪费了,不是玩就是看电视,一有时间就拼命玩,把学习甩在了一边,这很不应该。而且,在同新初一、新初二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好幼稚,不管是外表还是言语,我都感觉我还像个没长大的三四年级的小朋友,完全没有一副六年级学生该有的样子。另外,我还发现了我多年的积病——做事慌慌张张,结果不仅事情没办好,时间也耽搁了。就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到外婆家吃饭。吃完饭后,我准备将十个修正带的替用装进一个不大的口袋里,我慌慌张张地装,结果,装了不到五个,便已经装满了。正当我不停的发恼骚的时候,外婆看见了,生气地说:“我来!”只见外婆轻轻地、慢慢地,将十个修正带整齐地装了进去,我看见了,自叹不如,开始后悔:“为什么我动作要如此慌慌张张的呢?”
眼看我就要成为六年级的学生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一定继续进步,取长补短,做最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