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以灯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48

我默默叹息:出一个厦门岛,为了一个清明扫墓,竟堵车堵了一个半小时。看着前方红灯一片,汽车在缓慢的蠕动着,这是一条由车尾灯铺成的无边无际的漫漫长路。

灯是什么?是古时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如今却沦为我在高速路上的无限绝望。我随着汽车在座位上蠕动着,无所事事,看着一片片堵车的红色灯海。我的心更加浮躁了。我问妈妈:“我们按这样走下去,何时才能到达?”妈妈平静地回答:“反正目的地我们已经定下了,就这样平静的走吧,总能到家吧。”妈妈半倚在座椅上,眯缝着眼,似乎眼前刺眼的红灯与她无关。我也学着她慢慢地倚靠着座椅,双眼凝望着窗外的车尾灯,静静发呆,思绪渐渐飞扬……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有志青年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考试,做着入京赶考的最后复习。每个清晨他随鸡鸣而起,望着一片漆黑的原野,他长吸一口气,点上一支烛,提起手中笔疾书,为了证明自己、实现志向,他细心阅读那一本本可倒背如流的书,一次次重新品味,一遍遍对自己的心中光明不懈追求。那灯下,是他对自己志向的负责和对未来的期许。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佩剑文人”辛弃疾在灯下无时无刻不希望着自己能够杀上战场,远赴边疆。深夜酒醉,一个人独自身处帐外,借着灯火,看着自己那寒气逼人的宝剑,想象着自己明日能立下不世之功。也许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确实是多么雄壮!那光明的号角激荡在他自己的梦中。那灯下,是他心中对立下战功的渴望和自己雄心壮志。

前方依旧是灯海一片,车流却在缓缓前行,我的心也不再那么躁动了。

“何时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身在他乡蜀地,将所有的乡愁与对团聚的美好向往共同置身于其贵如千金的家书上,想象着与妻子挑灯夜谈,述说自己在一个个孤独的夜里的所思所想,多么美好的向往啊!那巴山夜雨,化作了那一点一滴的思念,铺亮了他还乡之路。那灯下,是他对亲人的浓浓真情。

我的心慢慢澄净,不再那么焦躁了。慎终追远,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表达的是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堵点车又算什么呢?

前方仍是汽车组成的洪流。而我却明白了:达成一个目标并不总是顺顺利利一蹴而就的。那天的车灯之所以格外醒目,是因为高速上原是黑暗的。生活也是如此,有风雨才有彩虹。希望是生活中永不熄灭的明灯,我们只要保持对于光明的向往,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初心不改,总能到达。

那夜耀眼的汽车尾灯,照亮的是我前进的道路。那灯下,是我成长的见证。

今天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老师领着我们走在林间小路上,观赏着美丽的景色。我们一共去了三站。每一站都具有不同的景色,具有独特的风采。

第一站——果树世界。那里有三棵很大很大的果树,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把绿色的大伞,站在绿色大伞下面,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在雨中。反而感觉这更像一片大森林,散发出了一种清新的味道。果树上还结了一串串的沙果,但还没有成熟,颜色是绿色的,大大的、圆圆的,像一个个绿色的鹌鹑蛋。我摘下一个咬了一口,又脆又酸。我心里想着:“应该过一段时间就会甜甜的了吧。”听老师说这些树都是先开出一朵朵小白花,掉落后才能结出香甜的小果子。感觉好奇妙呀!小雨点滴落在果树上发出了沙沙的声音,仿佛雨天在演奏动听的音乐一样。美妙极了。

第二站——花的海洋。这里的花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芍药花、牵牛花、黄花菜、向日葵等等好多好多的花。其中有一种花让我最为感动,我把这种花称为“开不败”,之所以这么叫它,是因为它不怕寒冬,从春天到初冬,默默地坚守在一个地方,不停地开放,一茬接着一茬,一波接着一波的开放,直到被冻死。直到生命结束之时,她还向世界展现着她的色彩和芳香,她的坚强与执着,这点让我很感动。我们也要像这种花一样坚强、无私、奉献。

除了这种花还有一种不知名的花让我很感兴趣,他的外层是深粉色的,逐渐向内就是浅粉色的,花的周围还带锯齿,特别美丽,可惜,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第三站——柳树飘飘。这里就像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的一样,“柳条百尺扶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这里虽然没有池塘,但地面的雨水已足够当作柳树的“镜子”了。学校的门前站立着两排柳树,想长发飘飘的美女,欢迎着进出校门的师生。细细的柳丝在天空中随风摇曳,将银色的雨丝变成了银色的珍珠,滴落到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向前望去,一大片深红的叶子在向我招手,就像秋天的枫叶一样,红的耀眼,奥,那原来是一片霸王海棠。我突然发现了霸王海棠旁边的一朵蒲公英,看起来毛绒绒的。我摘下来轻轻一吹,毛毛飞到了蓝天的怀抱中,在阳光照耀下美极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那些平常看起来很普通的植物也是那么的美丽,也是那么的可爱。

雨中世界,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