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去沙漠是看沙的,去海边是看水的,这是惯性思维,后来去沙漠寻水,去海边找沙,这是逆向思维。我以为,生活需要逆向思维。
古往今来,逆向思维的运用可谓是无处不在,史书中就记载了许多文人墨客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例子,司马光砸缸便是一个典型。一日,司马光与同伴正嬉戏玩耍,突然院子里喧闹声起,一小儿竟跌入缸中,众人大惊,四处逃窜,呼救声迭起,司马光临危不乱,低头沉思一阵,忽然,他搬起了身边的石头就往大缸砸去,只听“砰”的一声,大缸碎,小儿得救。在这等慌乱之际,惯性思考的方式,肯定是将小儿从水中拖出,司马光却反其道而行,从大缸入手,着实令人惊叹。
我虽不曾见过用逆向思维救人的宏大场景,却也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逆向思维在平常生活中的运用。“哇!她竟然成功了。”教室里传来惊呼声,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讲来。那天下午,我们在班上开展了一个小游戏——比谁口气大。规则极其简单,将一个装水的瓶子用嘴吹倒,谁能吹倒,谁便获得胜利。“谁先来?”老师问道。“我我我……”还未等老师说完,每个同学的手就举得老高,还不停地晃着,活像一片“手海”。“你来吧!”老师随手一指,只见那位同学,慢慢地走上台,走到瓶子前,双腿微曲,扎好马步,双手握拳,攒在腰侧,大大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动作一气呵成,“呼——”,只见那瓶子随着那口气……额……纹丝不动,如同泰山般岿然端坐,使得那位同学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略显尴尬。之后,多人上台尝试,皆以失败告终。突然,有一人眼珠子一转,咧嘴一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咦,他要干什么?只见他将瓶子倒立,让瓶口与桌面碰触,随即他微微弯腰,轻轻呼了口气,瓶子便迎声而倒,顿时从泰山秒变林黛玉,险些摔到地板上。
看,这就是逆向思维,它可以将问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显而易见,我们的生活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能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蹦三尺高,盼望已久的儿童节终于来到了!我们在大巴上谈笑风生,一路欢乐来到藏马山。
家长们在“营地”中为我们制作要义卖的商品,她们先把两片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顺着把叶子一片一片贴在那两片粽叶上,做成一个大大的漏斗的形状,把白雪一般的米粒加入“漏斗”中,最后用线捆好,粽子就大功告成了。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把粽子卖出去,她们把粽子四个放一袋。
随后,我们全副武装:三个人一组,一个负责看摊,一个负责讨价,一个负责收钱。我就是负责讨价还价的那一个。
“营地”里,各种各样的叫喊声、讨价还价声:“快来看一看,香甜又可口的粽子,有蜜枣的,有蛋黄的,还有花生的,千万不要错过!”
听到这些,我们组也迫不及待的想着开张呢!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顾客,我说:“阿姨您买一份粽子吧!”阿姨问:“多少钱一份啊?我说:“十元。”阿姨说:“太贵了!”我灵机一动,说:“这是我们亲手包的,香甜又可口,这里面还有花生和大枣,大枣象征着甜蜜与幸福,花生又叫长生果,象征着长寿与健康。”阿姨终于被我说服。我这次义卖活动顺利开场了!
我们迎来了第二位顾客,是一位解放军叔叔,我说:“叔叔您买一份粽子吧!十元一袋。”“有点贵,五元吧!”叔叔说。我说:“十元,已经够便宜了!”我又灵机一动说:“这是我们的义卖活动,我们要把挣来的钱捐给灾区,让灾区的小朋友也过上一个快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您不仅可以吃到美味又可口的粽子,还献出了一片爱心,岂不是一举两得。”叔叔也被我说服了。立马,我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炎炎的夏日就像一个大蒸笼,没有一丝微风,我们满头大汗,感觉头顶都可以煎熟一个鸡蛋,皮肤快被烤干了,这么热的天气依然没有阻挡我们义卖的热情,卖得热火朝天。
同学们有的吆喝着,有的东奔西跑着,瞧,刑浩洲正在和阿姨讲解着五彩绳的来历:“五彩绳是由青、白、黄、黑、红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五彩绳就像是彩虹似的,您看,戴在您的手上多好看啊,买下一对五彩绳吧。这是我们自己编织的呢。下雨的时候把五彩绳摘掉,寓意着把烦恼、忧愁一起随着雨水带走,会给人一年带来好运的。”阿姨被他说服了,买下了一对五彩绳。再看徐浩博,他在和一位奶奶讲解着香包:“香气可以避邪,可以讨吉利,香包中的艾草还可以驱虫呢。”奶奶听了他的话,赞扬他说:“你懂的真多啊。”随后买下了香包。我们接着又迎来了第三、第四位顾客……
炎炎的夏日依然像一个大蒸笼,依然没有一丝微风,我们依然满头大汗。虽然义卖很累,但一想到灾区的小朋友也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六一节,就一点儿也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