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
清晨,我在鸟儿的叫声中醒来,窗外,云轻轻地飘在蔚蓝的天空中。它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展翅高飞。它像一朵在空中盛开的花,洁白如雪。它有时又像一只正在熟睡中的小猫。你永远不会知道,它何时才能变回那笑容洋溢的少女。云远在天边,虽然不能和它一起玩耍。但我永远喜欢着它那雪白的外衣,纯洁的心灵。
大自然的魔术师——云,它千变万化。有时像一条小鱼,畅游在无边的大海中。有时像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风一吹,又变成了一座精美的城堡,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呢!
傍晚,小路上的汽车鸣笛声,伴随着太阳渐渐落下。天边的白云早已变成了彩云。朱红色、酒红色、粉红色混杂在一起。这一切,都是太阳“画家“送给云的礼物。它临走的时候,还
不忘将自己调色盘中仅剩的一点颜色抹在洁白的云上,让它从身披自纱变成身穿金甲。
天空中的云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那“空中细语”大概就是云的心愿吧!
“倾听是一种能力”,许多人都认识这一点,都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能够真正做到的人不多。明朝的大哲学家王守仁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知行合一。就是在讲:知道道理很重要,行动更重要。下面我就从“知”与“行”的方面谈论一下倾听这件事。
我们的祖先自从有了沟通交流的能力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沟通交流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取得切切实实的进步,使自己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事物关系中作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步,没有倾听的交流是愚蠢的。就比如妈妈给我讲题的时候,往往讲到一半,我稍微知道了点皮毛时,就会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不用讲了。”这就没有好好的倾听来真正了解别人的想法,这种不谦逊的求知态度也导致了在很多题上我始终一知半解。
还有更严重的,有的人一直试图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强加给别人,总是以盛气凌人的口气纠正对方,这样一种用自鸣得意的方式证明自己,否定别人的做法一定会导致争吵,最后变得毫无意义。命名原子的德谟克利特说过: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这样的人在“我即上帝’的交流习惯的方式下,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却从来不会审视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的认知与进步就停滞了。
我们需要通过倾听来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没有人喜欢被挑衅、被攻击。而“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即是学会听人家说话”。所以人际交往的高手,往往都懂得倾听对方,懂得在言语上克制。以一种谦逊的低姿态来与人沟通,并且句句切入主题,句句口人心弦,言语之间如沐春风,让人舒服,受人喜欢,它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更强。所以保持一种倾听的习惯,远比盛气凌人的抬杠高明太多。
“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我们要通过倾听充分理解他人,更快捷地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高效的倾听能更好的取得进步、解决问题。让我们真正拥有倾听这种能力,让倾听真正成为我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