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我就像茫茫 大海中的一条小鱼,像浩瀚宇宙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我只是守着本分,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我喜欢打篮球。我每天坚持练习篮球,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或许,我的先天条件并不占优,但我比别人更加努 力,我每天坚持练习同一个动作,变向,转身,上篮,突破…… 我曾为了练习变向而打碎了家里的玻璃杯,也曾无数次为了练习投篮而砸到自己。但为了做到最好,我又有何不甘?我 相信, 当球场上到处挥洒着我的汗水时,我的球技将会突飞猛进。
我喜欢旅游。我喜欢看草木茂盛的热带雨林,喜欢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喜欢皑皑白雪的北国风光,喜欢奇峰耸立的崇山峻岭……我对祖国的每一处大好河山都充满着向往, 我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次全家旅游,最开心的就是我;每当学校组织旅游,第一个报名的也是我。
我还热爱劳,乐于助人,爱读书,爱结交朋友——
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没耐心,爱熬夜等等,我会改正这些缺点。
古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凿壁偷光的匡衡;今有身残 志坚的张海迪等等。古往今来,哪一个叱咤风云的人不是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的呢?我决定以他们为榜样,扬长避短, 争取做到最好。
诗意本身就很美好。诗意带有春日细雨的朦胧之美,带有夏季丹花的灿烂之华,带有秋天的叶落飘零之精美,带有冬阳里纷纷暮雪之哀伤。诗意贯穿了一年四季,也伴着我成长。
小时不识月
小时候在老家度过了愉悦的启蒙时期,我随着爸爸蹒跚学步,跟着妈妈牙牙学语。正值中秋月圆,一家人在院房上赏月。寂静的夜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婉转的像极了交响乐,微风轻拂过耳畔,树影摇曳着沙沙作响,明月在云层中悄悄探出头来,像个娇羞的少女不肯摘下面纱,我好奇地指着月亮,稚嫩的童声在众人耳边响起:“妈妈,快看!天生有个大玉盘。”妈妈笑着摇了摇头,拉着我的手在地上写下“月亮”二字,领着我念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不识月”的诗意像丘比特的箭,射穿了我的心脏,领着我叩响诗词之门。
千里共婵娟
渐渐长大的我成了诗词迷,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徜徉,体会人生百味。今又中秋,却不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父母都去了外地出差,留我独自在家。以清风为珍馐,以明月为佳酿,我坐在月下花前品读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情到浓时,无知无情的明月似乎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千里共婵娟”的豁达驱散了我的孤独,让我将诗意情思共寄于远方的亲人,诗词里的豁达情怀伴着绵绵诗意伴我成长。
月是故乡明
上了初三,学业愈加繁重。中秋之际,又受着情思的牵引将我带回了故乡。今夜月明依旧,物是人不非。亲友们不约而同的回到故乡共赏一轮明月。清冷的月光让草木上的露水也显得如珍珠般洁白,我不由得感慨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抬头向明月招招手,月宫里的嫦娥玉兔似乎也在回应着我呢!
“月是故乡明”的诗意在我心底悠悠的流淌着,伴我更添一份成熟。
诗意的文字伴我从稚嫩变得窈窕,伴我在诗词中赏尽山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