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的确,时间确实过得很快,而且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人的一生也就只有七八十年,平均也就三万多天,一百八十余万小时。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其实不然。有时,在我们举手投足间,几分钟就过去了。也可能是说几句话,看一个故事,听一首歌曲,时间就浑然不觉地溜走了。因此,我们更要抓住碎片时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我们一样多的时间,只是有人更会抓紧时间罢了,所以他们成功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啊!现在我们不努力,那何时努力呢?难道要等老了再徒自悲伤,后悔当年自己没有努力吗?可这一切都太晚了,时间是回不去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呢?时间一去不复返呀!一分一秒都是那么珍贵,千万不要浪费啊!
尽管如此,但我在生活中还是不能很好的支配与节约时间。随着我进入到五年级的学习中,学习任务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难度更大了。通常要十点多钟才能睡觉,而以前写完作业后还能休息一下,十点不到就能睡觉了。除了难度和数量增多导致现在的压力增大,我认为还有我自身的原因。也许是我没有支配好或节约时间,或者是拖拉?总之,或许我还可以挤出更多碎片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巩固一下所学习的知识。
时间一去不复返。也许我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深刻吧!我应该更加得珍惜时间,戒掉开小差、拖拉的毛病,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背单词、看有益的书籍、刷些数学题、跳跳绳、练练琴……我要现在努力,不到老时徒自悲伤,抱憾而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风碎了,镶入脑中,扑面的是已陌生的兰香。
止步于此,每一寸都刻着她的记忆。她的兰花,似乎,又看见了那丛郁金香中轻轻摇曳的蓝。一抹忧伤,浓浓浸润了风,钴蓝的瓣,冰蓝的蕊,淡淡忧吐露幽芳,转瞬,今却依存。
多久没见到她了?
倏又忆起,那条街,那个小巷,还有靠墙的一幢清淡肃然的竹楼。她常能在破残的窗口远远瞥见她的身影急促闪过,回眸,便出现在眼前,单手扶着腰,嘴角微微抽搐着,另一只手却拎着一只特大号的塑料瓶,瓶盖上不规则的错落着大大小小的圆孔,随着她吃力的咳声,一滴滴渗下清润的水,浇几朵,把瓶撑在地上,扶着褪色的白栅栏,微颤地站起,挺得笔直,深邃的棕眸中,放大的瞳孔,览去了远处的大厦碉楼。
从未见过她笑,永远是那幅冷峻的面庞,发松松盘着,没有人敢踏进她的小院,她经过的一切,仿似皆被施了魔咒似的,不多时,就荒了,独独那一院花,白花花一片,拥着那朵兰,容那兰为它们染上淡淡的忧香,丧失它们自己的原纯。
又看她默默坐在楼梯上,双眸黯然无光,泪涌满面颊,滴落手中的合影,合影上,是她孩子与她的笑颜。
孩子几年前就走了,她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但她,仍会絮絮念叨着孩子的名字,一遍一遍地念着,念一声,心头便被掐去一块肉,生疼。
孩子去了,只留下一杖兰的种,黑峻峻的种,湿漉漉的,还存着孩子最后一刻手心的余温,她种下了它,也埋下了孩子的心,直到它开始探出亮白的芽,却隐没在她的一片郁金香田里。附着孩子最后的温度,一点一点,超越了那片囚固它的田,萌出一朵苞,细茎牵着苞,低低垂下,却未垂过那片花的高度。
她沉默了,老伴也先走了,落下孤零零的她终日以泪洗面,泪撒在兰上,压弯了兰的叶,兰颤颤舒开瓣,半张着虚喘,她凝望着它,看着它重点点立起的腰,茫然,望着兰叶上那晶莹的泪,反身,垂眉拭了泪,头低低的,埋藏在花白的发中,默无声。
兰开了苞,她也日日恍惚,整日搬张小木凳,坐在兰边,轻轻抚着它丝绸般的瓣,口中喃喃,谁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那天,她不见了。
传闻她被市里养老院的人带去了市里,过上好日子了,却撇下满院低沉的花推攘,�O�O�@�@地哭泣,她这一去,便没再回来。门口的邮箱中,满是她寄给老屋,寄给花园,还有,给孩子和老伴的信。信溢满了邮箱。一阵风拂来,信件轻落在兰的四周,兰的香,被风裹着,传进她住的地方,传进小巷的记忆中,挥之不亡,萦绕,涌满了养老院。
风,也许会记得她罢,亦会记得那朵兰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