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我的心爱之物则是我的宠物——一只小白兔。
一天,我和妈妈去江边玩,看见一个宠物摊,其中就有我期待已久的小兔子。我顿时兴高采烈,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就这样,我有了第一个陆生宠物。
它浑身洁白如雪,眼睛晶莹透亮,我就取洁白的“白”字和晶莹的“莹”字,给它取名“白莹”。
可白莹来我家之后,非但不老实,还特别调皮,动不动就和我玩失踪。有一次,我喂食之后忘了把喂食孔关上。等回来一看,笼子里已空空如也。天知道它是怎么从喂食孔挤出去的!我二话不说,立刻在家里进行了地毯式搜寻。沙发底下,床底下,窗台上……一切能找的地方我都找了,可是还是一无所获。正当我准备休息一下时,却无意中瞄见白莹正躲在门后面兴致勃勃地啃青菜叶子呢,地上全是漏下来的青菜碎碎。嘿嘿,“人”赃俱获!
别看白莹淘气,其实它也有很乖的时候。特别是它睡觉的时候,小腿一搭,尾巴一松,耳朵平平地放在背上,懒洋洋地趴着,岂不可爱?白莹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它能分辨出我们的脚步声。如果是我或家人来的话,它一点也不会惊慌。如果是陌生人,它就会立刻跳起来,警觉地竖起耳朵,四处张望着。
这就是我心爱的小白兔。你喜欢它吗?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三道文明的长河从悠远的历史向我们奔腾而来,三道水痕渐渐淡没,只剩一汪江水,涌向更远的未来。
然而,我们作为这条河孕育出的子孙,是否还坚守着她名为“文化”的江水,是否还保持着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度成为流行。然而人们对于汉服却知之甚少,不仅对于“汉服”这个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对于汉服结构的名称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说它背后的文化内涵了。
所谓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总的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不是指汉代的服饰,而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因为汉代的前身是华夏族,故而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溯源至周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
如蔡邕在《独断》中便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
在传统中国,服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政治含义。我们知道中国古称“华夏”,华夏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文明的含义。如《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而在现在的这个时代,有的人会误把汉服当朝鲜服,和服。放眼来看,汉服有这一种独特的美,是和和服不一样的美,它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古人更是制造出了众多款式,汉服的形制有交领右衽、中缝、绳系等,汉服有很多款式:曲裾、齐胸襦裙、圆领袍等,根据朝代有不同的款式,如唐制圆领袍、宋制圆领袍、明制圆领袍等。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