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爱钓鱼。我的曾祖父、爷爷、爸爸也爱钓鱼,我想,这爱好可能是遗传的吧。这不,我们又要去钓大鱼了。
下午,我和老爸来到鱼塘边,就快乐地准备钓鱼了!我架好鱼竿,做好饵料,就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了!
我开始想象:一群大大小小的鱼儿正向我的食游来,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我不断地抛竿、拉竿……渐渐的桶都装不下了。“扑通”一阵水声打断了我的幻想,我一瞧,原来一条鱼也没有啊!又过了很久,还是一条鱼也没上钩,我有些不耐烦了,心想:这么久还不上钩,再钓不到鱼我就去抓蝴蝶了!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可不要学小猫钓鱼,三心二意的呀!”“哦!”我只好拿起钓鱼竿,继续等待。
突然,我的鱼竿猛地往下沉,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拉起鱼竿,不一会儿,一条大鱼露出了水面,啊,至少有七八斤呢!老爸见状,立刻接过鱼竿,遛着鱼,他们的力量不分上下,鱼尾拍打着水面,水花四溅,弄得我赶紧“逃”到了一边,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捉住了这条七八斤的大鱼。
我们一边说话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又满载而归了!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感受苦难,守望幸福
一抬头,天边正绚丽。黑漆漆的群山,橘红色的晚霞,太阳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以留住自己的美丽。我凝视着这残缺的晚霞,眼前渐渐呈现出熟悉却又陌生的一幕:那时阳光倾盆,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孩在一望无际的葵花田中狂奔着,嘴里喊着“葵花”的名字—带着不舍与无奈……
我的心仿佛装满了沉沉的铅块般,一如曹文轩那挥之不去的悲哀——《青铜葵花》用诗性的语言讲述了两个孩子间的故事。在小女孩葵花跨进青铜家的那一刻,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遇。青铜与葵花,他们的灵魂纯真、坚韧却也弱小。大麦地并不是安徒生笔下华丽的皇宫,在这片土地上有寒冷、饥荒、水灾,苦难犹如散不开的浓雾,笼罩着这里。青铜和葵花不得不用瘦弱的肩膀承担起苦难带给他们的责任。为了妹妹的学习,青铜在雪天去卖芦花鞋攒学费,在田野抓萤火虫做花灯。为了因病卧床的奶奶,葵花瞒着大家偷偷跑去南方捡银杏。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活得幸福吗?答案被作者巧妙地藏在了一头牛上。在这头牛寿终正寝时,青铜的奶奶对它说:“这畜生,跟了我们这么多年,没有过上好日子。”但是,作者却认为,这头牛生活在青铜家,是幸运的。他们不嫌弃牛身上的癞疮,他们用芦苇编帘子阻挡侵扰牛的蚊子,他们喜欢骑到牛背上牵着它一起晒太阳。“一年四季,风晴雨雪,它享受到了一头牛难得享受到的一切。”
同样,青铜与葵花的日子就像奶奶说的那样,并不是个好日子。但毫无疑问,青铜和葵花的童年是幸福的。他们被爱包围着,在爱中成长,并且将爱传递给周围的人。这一切,源于爱,也因为爱变得弥足珍贵。
这个时代是便利和舒适的,我们的世界是繁华的。但是,这个世界仿佛少了田野牧歌的几缕温情。回顾我的童年,很多我看来是无法克服的大事其实只是一些小波浪罢了。对我来说,考差可能就是我最大的苦难,可是青铜呢?命运赋予了他太多无法承受之痛,在书末葵花将被带去城里,他求助父母将葵花留下无果,只能一遍遍呐喊葵花的名字,他的心中该是多大的无奈与悲愤啊!正如《青铜葵花》后记说的那样,苦难是一种美。尽管结尾是忧伤的,但是忧伤过后,是给书外的我们继续前行的一种力量。合上书本,相信我们都能懂得幸福二字的可贵,都能守望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