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只小蜗牛爬得太慢了,大家都嘲笑它,它想:要是我能变得健步如飞就好了。
有一天,它正在草丛里散步,不小心一脚踩到了阿拉丁神灯。灯神苏醒,对小蜗牛说:“我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但是效果只能持续一天的时间。”“你能把我变得健步如飞吗?”小蜗牛问,灯神答应了,轻轻地拍了两下它的壳,便不见了。
小蜗牛试着动了动,发现自己现在速度比原来快多了。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正好在报名,小蜗牛冲上前去参加了五千米长跑比赛。小白兔看见了,嘲笑它:“你跑得这么慢,还来参加长跑比赛?”“咱们赛场上等着瞧!”小蜗牛回答道,只听“嘟”地一声,比赛开始了。小蜗牛噌地一下子往前跑,不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观众们都惊呆了,连连鼓掌,就连河马裁判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剩下的动物都以自己最大的速度向前奔跑,可是都追不上小蜗牛,小蜗牛顺利地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河马裁判也在一旁公布成绩:“第一名小蜗牛,第二名小白兔,第三名小花猫……”河马裁判让前三名到领奖台领奖,小蜗牛站在奖台上看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金牌,甭提多高兴了。
小蜗牛回到家把金牌拿给妈妈看,妈妈也高兴得不得了,给小蜗牛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小蜗牛想道:今天真是奇妙的一天呀!之后,小蜗牛高兴地睡着了。
不知不觉,中秋又至。坐在院子里,遥望夜空中那一轮皎洁明月,我又想起了以往中秋节的快乐时光。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在三岁,年幼的我哪里懂得中秋的含义,只记得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和圆圆的月饼。我围着妈妈转来转去,希望她能给我一块月饼。妈妈给了我一块我最喜欢的蛋黄馅的月饼。我心满意足地坐在沙发上,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喜欢的动画片。那时,在我心里,中秋节就是那又甜又圆的月饼。
此后的中秋节,我都是在美食中度过的。六岁时的中秋节晚上,吃过饭后爸爸妈妈站在阳台上赏月。我挤过去问:“月亮有什么好看的?”妈妈一把搂过我,告诉了我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还教我好几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小的我虽然似懂非懂,但和爸爸妈妈一起望着圆圆的月亮,我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和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我今年已经十岁了。中秋节前,奶奶告诉我:“爷爷可能要在医院里过中秋节了。”不能和爷爷一起过节,我心里有些难过。可中秋节晚上,输完液的爷爷还是坚持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了。爷爷看起来气色不太好,可心情很不错。吃晚饭时,我问爷爷:“您不是住院吗?怎么能回来了?”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跟护士请假了呀,再说一家人不团圆还能叫中秋节吗?”我听了爷爷的话点了点头,“团圆”这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晚饭后,一家人吃着月饼,聊着家常,其乐融融,我也更明白了“月圆人团圆”的含义。
在古代,中秋人们更注重的是各种祭拜仪式,后来有了吃月饼及赏月的习俗。我想,现在的中秋节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忙忙碌碌的人们在这一天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的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分享各种美食。
希望以后的每一个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能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