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里透红的脸,乌黑的秀发像瀑布般披散在胸前,葡萄般的大眼睛水灵灵的,鼻子尖尖的,她就是我课外班的语文老师——章老师。
我第一次去上她的课,铃声叮叮叮地响起,一位穿着唐装的姐姐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由于是第一次课,大家都不认识她,这时有一位女生问:“姐姐,你是来拍戏的吗?”美女姐姐摇摇头说:“不是的,我是来……”还没说完,下面有一个调皮的男生就带着一脸坏笑插嘴道:“那么胖,一看就知道不是来拍戏的!”美女姐姐没有说他,只是轻拍两下桌面,让我们安静下来,然后温温柔柔地自我介绍道:“我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语文老师,我姓章,你们可以喊我‘章美人’,我美在哪里,等你们上完课就会知道了。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是唐代王昌龄的《西宫秋怨》。”老师深入地给我们讲了下唐朝这个盛世,我才知道唐代是以胖为美的,所以老师才自嘲自己是“章美人”。我不禁浮想联翩,如果穿越到唐代,我说不定也可以成为一位标准美人呢!章老师喜欢古代的服装,经常着汉服,戴花钗来上课,让我们玩衣服与朝代的配对游戏,从而让我们学习当课要学的古诗的年代,作者作诗的背景等。“章美人”上课还有一个特点,她上课提问都是让我们轮流回答,好清楚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情况,个别调皮的男生答不出也不会遭受批评这种难堪的境遇,她总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听懂。上她的课以来,从未见她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她就像不会发脾气的古代仙女,嘴角永远洋溢着笑容。
这就是我的章老师,虽没汉代赵飞燕的身轻如燕,也没唐代杨贵妃的倾国倾城,但美人在骨不在皮,她以自己独特的风姿,成为了我心中一道最亮的光!
人生而在世,德行为立身之本,最受人尊敬,教人爱戴的莫过于是厚道二字。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忠厚老实,对人谦卑,以厚德载物的博大之心立于天地之间,这种人是否就是我们一直所苦苦追寻的厚道呢?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说起此人的身份实在不登大雅之堂,说起相貌也比不过宋玉潘安,他是我的同学的老父亲,一个邻里街坊都认识的普通人——杀猪张。
这个杀猪张可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破落的小作坊,永远都能敞开的木门,而那刀痕累累的木桌上摆放的肉,可是经方圆几十里的人吃过,且从未听过有人吃了拉肚子的,他是天上救苦救难的大神吗,不,他只是一个“厚道”之人。
我的奶奶是他的一个常客,听说他这人虽平日里大大咧咧,做起事来可是一丝不苟。你若说不要骨,他就给你剃得干干净净的,你若是没带钱,他也会笑着把猪肉递给你:“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多买一斤肉就好了。”有些人说他憨厚老实,可有些人讥讽道:“世上会有人做赔本买卖?”他只是专注地切肉,一脸云淡风轻:“我老老实实做生意,不怕不还。”那些赊账的人第2天一定一分不少地还回去抑或是多买几斤肉。
可还是有一些倔强的人说,这不就是做生意该有的样子吗?哪能讲得上厚道呢。此话一出,定有一群人要反驳你了。
街坊生病了,凡是熟识的,他定会提着一袋猪肉来看望,这样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且亲身体会过。如此,没有人敢说他是个品行不正的人,大家都夸他厚道。
我们在探求一个事物的深层内涵时,常常忘其本质,我们总喜欢在“古仁人”身上去挖掘高尚的品质,却忽略了身边平凡个体的内心。“厚道”这个词,高官书记配得上,农民工人也配得上。过去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赋予它们不同的价值,但厚道是只有长久接触亲身体会才能给予的评价,厚道之人甚多,总是被淹没在人群中,在高尚与平凡之间徘徊,无法弄清自己的定位,有些人不肯安于现状,学着圆滑处事,有些人心满意足,怀着颗厚道之心继续处世,只是人们喜欢的向来是忠厚能干的老黄牛,有谁会去搭理狡猾的老狐狸?
人本平凡,德以至尚,厚道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为人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