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去通州的桃园摘桃子。
出发前,我满怀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收拾着采桃子可能会用到的衣服、帽子和墨镜,心想:今天的采桃子一定很有趣,我还从来没有去桃园采过桃子呢。
刚到桃园门口,我就看到了几个大字:利民桃园,下面还写着:专摘水蜜桃、油桃、黄桃!进入桃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大片不高不粗的桃树,还有我最怕的动物——鸡和鹅。悄悄地告诉你:其实只要是有尖嘴的动物我都怕!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进入了桃园。树上结满了桃子,那么大、那么红、那么多,一个个鲜红圆润的桃子挂在树枝上,就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碧绿的叶子好似在保护着中间的桃子,就像边疆的战士护卫着祖国。
要开始摘桃了,我先寻找目标,那里的桃子既圆又大,比我吃饭的碗口还要大,好像一个个迷你的星球。在这个星球群里,我发现了一个色泽艳丽的桃子,看着特别诱人,我伸出手去就准备摘,谁想到我还没碰到它,它就自己先掉了下来。唉,好可惜!果园里的叔叔说这个桃子熟透了,可以撕皮之后直接吃。听了叔叔的话,我从地上捡起刚刚掉落的桃子,连忙撕皮开吃。一口咬下去,果然汁多味美。吃完桃子,我赶紧继续采桃,比照刚刚的桃子,我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桃子。
啊,这是个多么美好的下午!
我是一本书,一本有着历史的书。我的年龄可大了,以前还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上,串起来,变成竹简,或者写在羊皮和布上。后来,发明了造纸术,有了纸张,于是人们就把一页页的纸订在一起,这就是我今天的样子了。
我们的作用可大了,记录着历史事件、科研发明、人文地理、文化风俗。人类几千年的知识积累都可以在我们这里找到。人们在我身上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有些人却不把我当回事,总将我乱扔或者撕碎。我虽然很伤心,但是一想到曾为其他人作过贡献,就很开心,毕竟不爱护我们的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对我还是爱护有加的,就比如说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期就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很爱读我们,也很爱护我们。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许多册书本。他平时在翻开我们之前总是先洗手,如果一不小心弄脏了我们,就会小心翼翼地帮我们清理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订书机、补书等工具,一本破旧的书,经过整理后,往往会面目一新。他也不轻易把自己心爱的书借给别人,若是有人借,宁可另买一本新书送与人家。他只要一有空,便将我拿在手中,一看就是半天。有时,我都快坚持不住了,可看到他那坚定的眼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都会被他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也就不再感到累,一直陪伴他身边。
后来,鲁迅先生成为20世纪中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著作包括杂文、短篇小说、散文等等,这都是与他爱读书所分不开的。所以,同学们都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养成爱读书、爱护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