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鲁迅原来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文豪。可是在读了老师布置的三本书后,我发现了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看到了他不普通的一面。
鲁迅在他的儿童时期和平常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朝花夕拾》里面记录了许多他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情,他也是个爱玩儿的“熊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研究。在长大的过程中,他同样有很多困惑,需要师长指点迷津。有了儿子后,他和普通父亲一样,对儿子非常关爱,一家三口手拉手的样子,让内山也觉得无比温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他会和朋友抱怨“孩子可真麻烦”。他虽然自己是大文豪、社会名人,但他自己得重病时,也会默默地忍受病痛,并没有去找医疗资源,为自己单独服务。
可是,在另一方面,鲁迅也有常人所不能及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勇气,毅力和远见。在白色恐怖期间,他曾被下达暗杀令,是国民党害怕的人,因为他敢于批判政府。敢于收留共产党的领导人,并在家保存阅读许多马列书籍,这种勇气绝非一般人能有。不仅如此,他每天还坚持写日记,由于他这种坚持的毅力,让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传世作家。他在日本侵略中国时,还能呼吁中国人学习日本的优点,警示中国人不要太乐观,没有因为日本侵略把日本说的一无是处,这种理性看待事物的能力,这种对民族和国家的远见,也是他不普通的一面。
鲁迅的普通和不普通激起了我对他的进一步的了解,我将去更多的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学习他的思想。
四季的流转,春夏秋冬的变换。每过去一个季节,我就长大了一点点。渐渐地我找到了那只属于我自己的季节。
幼芽萌发
云雾弥漫的山林之中,炊烟袅袅,树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后,手中抱着一本大大的黄皮手写医书木葱茏,树林中是一间小小的木房子。里面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儿,正跟在一,老人在前面唠唠叨叨的走,女孩儿在后磕磕绊绊的跟着,这是我跟随爷爷学习中医的第一年。
枝叶茁壮
清晨薄雾中,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儿背着一个竹篓子,正在翻过山林,口中念念有词地背着什么,在到达小屋前,将自己采来的东西放在架子上。并将烘干的草药小心翼翼的收起来,“金银花”,年老的声音就这么不知从哪里跳了出来,“金银花属草本植物,花色主要分金银两色,烘干之后可用于泡茶,解以降火。”“不错!”这声音也随之高兴起来。“等雾散了带你进山去。”
药香满林
上午十点左右,雾早已消散,踏着林间小路来到山中。“丫头,学中医一定要积极地去实践,知道不同药材的生长环境,尝试分辨各种草药的药性,这些都要通过长年累与的积累牢固掌握才行。”老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一株草说:“黄芪,草本植物,长圆形,开淡色小花,性寒味苦,主要用于败火。”老人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采下来。“你懂了吗?”“嗯,明白了”我用力点了点头。绕过小片沼泽继续往前走,“这个是?”“这是蓖麻,叶掌形,分裂宽大,茎中空,分节,种子为蓖麻子,可用作泻药,味极苦。”
学习中药,苦中有甜。茯苓,灵芝,芍药,黄连,人参,甘草……长达九年的学习,终于使我在中医百草堂大赛中获得优秀名次。
药材长好了,属于我的季节也就来临了。